第509章 动作迅速的未来汽车,颠覆大家认知-第3/6页



    小林哲边略微一思考,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美利坚市场和东瀛市场是很不一样的,丰田汽车在两个市场投入的车型也是挺不一样。

    甚至在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上面,都是不大一样的。

    一直以来,丰田汽车在东瀛本土是主要以氢能源汽车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配合着混动动力汽车作为过渡,电动车并不是它们主要的研究对象。

    但是渡边捷昭也是担心将来万一电动车真的很是火爆,丰田汽车要是对这个领域的了解非常薄弱的话,那也不是办法。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那你就亲自飞一趟美利坚,跟特斯拉好好的商量一下,看看双方如何合作。”

    “特斯拉现在都已经选择了跟奔驰汽车合作,要在**ART上的电动车中使用特斯拉的电池包。”

    “这说明它们对于跟其他主机厂合作,应该是不拒绝的。”

    “毕竟对于它们来说,电池包的数量太少的话,成本应该是居高不下的。”

    “不把成本降低下来,电动车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渡边捷昭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个事情,已经不容他多纠结了。

    尽快的行动起来,免得被南山集团给甩在了身后。

    “社长,我们自己真的不去研究锂电池吗?”

    “将来镍氢电池在电动车上应该是没有太多前途的,只能是混动系统上用一用而已。”

    作为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丰田汽车内部肯定是有研究电池的团队。

    不过现在重点研究的是镍氢电池,这一块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至少小林哲明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不着急,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好,三元锂电池也好,我觉得都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到时候有更加有前景的电池,我们再考虑去研究。”

    “现在先看看美利坚那边特斯拉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咯。”

    “你看通用汽车,很早就开始搞电动车了,花了不少冤枉钱,最终有什么回报吗?”

    “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交给美利坚汽车去做,等到市场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在后面快速跟进就行了。”

    渡边捷昭的这个观点,应该是代表了许多东瀛企业的意见。

    东瀛企业不是那么喜欢搞创新性的研究和发明,他们更加喜欢,或者说是更加擅长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通过精益求精的方式把产品做到比别人更好。

    像是本田的发动机,一直口碑很好。

    其实人家就是在比较成熟的发动机理念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微创新,然后就比你其他品牌的要好一些。

    再比如东瀛的各种小型精密企业,普遍做的都不是什么创新性的产品。

    甚至人家几十年都在研究同一个类型的产品,然后把这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获得高额的回报。

    “那我就安排人员及时的跟踪把握行业状况就行了。”

    “每半年听一听相关的汇报,然后再看情况进行对应。”

    渡边捷昭都已经把话说的那么直白了,小林哲明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在东瀛企业里头,可不流行跟领导顶嘴。

    大多数时候,服从和执行比什么都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