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长安祭天
顾易费了半天口舌,又拿了好几个蜂窝煤重复试验,总算让钱川相信了,自己打造出来的不是什么新式炼丹炉,而是居家日常所用的便携式烹饪用炉。
而且额外搭配的烟筒,也打消了以往民众对炭毒的担忧。
造型新奇的蜂窝煤,也让赵盘使用模具现场制作了几个,才使这位阴家管事彻底相信了,顾易是真的打算与阴氏合作推广此物。
顾易觉得这是自己给出五成纸张之利的交换条件,但钱川显然看出了这种炉子的广泛适用性以及长期收益。
卖炉子的收益是小头,其后持续供应蜂窝煤的收益才是大头。
蜂窝煤的模具和原料配比并不是什么高门槛的技术,只要把持了石炭的出产,这是一份利润虽不及纸张,但也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当即表示,阴氏负责石炭原料的开采,以及最终的推广事宜,除了按照经过顾易认可的成本价供应原料外,阴氏不插手南阳郡外的销售。
并尽力保证南阳郡中,三年内无人大规模仿制,顾易可以独享这门生意。
顾易也清楚,阴氏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这是一门比造纸的技术门槛低得多的生意。
想要长期内独享收益,除非将石炭变成如盐铁酒那般的官营专卖,否则不可能杜绝旁人的仿冒。
以阴氏目前的势力,在南阳郡内还能勉强保证短期内的独家收益,一旦出了南阳,可就鞭长莫及了。
当今的石炭开采,几乎都是依附于铁矿冶炼,顾易的蜂窝煤只要推及天下,并为民众普遍接受,那么石炭开采就能独立出来。
掌握着后世矿产分布资料的顾易,相比将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更容易找到符合当世开采条件的矿脉,先天就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不受到朝廷官府的政令打压,这门生意将给顾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与阴氏达成协议的顾易,在处理完搬家事务后,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将造纸技术通过“山河社稷图”的后台,进行了更新。
并将关于更始帝刘玄的最新现状,以及自己近期所了解到的诸多战况,也进行了同步更新。
在顾易看来,尽快度过纸张普及的萌芽阶段,才能最重要的,两边阵营共同推进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而且王莽参与新式纸张的推广,也有助于改善新朝的形象,有利于保持阵营平衡。
长安城里的王莽,此刻正在未央宫中,按照自己脑海中的“山河社稷图”内容,在一副特别绘制的天下舆图上标注各式矿藏的分布点。
突然察觉到“山河社稷图”发生了新变化,有新的战况描述,有新出现的造纸术,还有敌方阵营皇帝的近况。
几经摸索才初步了解“山河社稷图”的内容,王莽对这一昊天所赐符命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相比之前民间奉上的各式假冒的“符命”,王莽并未像以往那样,匆匆的公开宣扬这一真正的符命。
他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天下人都知晓自己受禅代汉,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昊天所赐并已立下赫赫战功的新式投石机,在王莽看来,其份量还远远不足以实现这一目的。
王莽深知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其后虽几经波折,但儒学的力量已经在朝廷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即使是豪门大族把持了诸多从中枢到地方的职位,但是想要让自家子弟踏入仕途,就绝离不开儒学这块敲门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