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时局-第3/4页



    各路传令兵手拿两色传令旗,发出一道道旗令,再由各军队排排长叫令,战争机器如洪流般开始列队排阵,很难想象这样一头由人组成的战争猛兽能做到令行禁止。

    “三军整合完毕,请大王检阅!”三公之一的太尉尉缭今天难得的身着黑金虎头铠,头戴云纹铜缨盔,肩披红袍,向着章台之上喊道。

    章台宫上内殿里,只见一人头戴玉珠垂冕通天冠,身着云蚕玄裳,上秀六符,左右二袖各绣金龙戏之,腰缠纁红腹带垂于足上,面如冠玉,眉似剑锋,眼似星辰,鼻梁高盈,时岁三十九,正值壮年,仪表非凡,缓步而出。

    “列位,今六王毕,四海一,天下久经战火洗礼,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亦有尔等虎狼之师所兴功绩,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独我大秦。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寡人终令天下为之一统,此后久承和平!”

    “威”!“威”!“威”!......三军复喝!

    阅完兵后,嬴政命各军回其营,各将归其位,各路官员观礼完毕后复其府当职,留下了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太尉尉缭和御史大夫冯劫回咸阳宫甘霖殿议事。

    甘霖殿内,嬴政命内官备好酒食,与四人饮毕后,问道“诸位公卿,寡人苦思良久,称号尚未有名,你们有什么好的提议”

    四人相视一笑,丞相王绾说道:陛下,三军大演练之前,我等就在商量,过去五帝统治疆域不过千里之地,朝廷无法制衡诸侯纵容他们壮大,以至命不能效,法不能达。陛下现在立兵征伐残害百姓的贼寇,平定天下,划分为郡县,令之一统,这是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丰功伟绩,就算是五帝也没有做到。臣等与太博士一致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贵。”臣等放弃了尊号,替陛下定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陛下尊为天子,理应自称为“朕”。

    嬴政沉吟了一会“你们说寡人已超过古人之功,而今再仿其名已经不能来体现寡人的功绩,适才你们所说让寡人自称为“朕”,倒是不错,不过朕的名号取泰皇不妥,既然已功盖三皇,五帝,朕即应各取其称为“皇帝”,大秦自朕起始,应为始皇帝,”

    “听说太古有不谥号的,中古有谥号,死后用行为来谥号,如此,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正确的,朕不会去采纳。从此以后,取消谥号法,朕为始皇帝。自此以后,子孙至万世,传承之无穷。”

    御史大夫冯劫拿出昨夜与丞相王绾一同起草的奏书说道

    “陛下,今六国初破,但燕、齐、楚三国地方甚远,远离我大秦旧地,不宜掌控,再重新分封建立王位不妥,避免地方坐大,再起刀戈,陛下何不分封给陛下的公子们。”

    始皇看李斯皱着眉头便问道“李斯你有何见解。”

    李斯心中所想又怕得罪丞相和御史大夫,久久不肯答话,嬴政不悦道“要你说,无需顾忌。”

    “臣以为如果把燕,齐,楚三国地界分封给公子们,无异于,无异于又出现了几位诸侯国君,昔年周天子分封给子弟土地众多,久了之后各路子弟便有了疏远,以至于刀剑相向,混乱至极,现在陛下再分封诸侯,即便是分封给公子们也是不妥,请陛下三思。”

    虽几人政见不和,但事关国事,容不得其他,也都在细细思量李斯的言论。

    “这天下之所以有争斗,正是因为有诸侯国在,苦战已久,终得平息,实为不易,朕决定还是沿用郡县制,这样朕的教令,也好传达于下”嬴政细细思考又继续说道

    “天下初定,民心未稳,列国疆土朕欲暂时分为三十六郡,你等起草文书张告天下,尔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便于万民。此外迁徙列国所有富豪于咸阳,铸十二铜鼎将秦法列于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