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时局-第2/4页



    一旁蒙恬点头深以为然,而李信欲言又止,还是出列上前。

    “王上,只需二十万,楚国虽强,但刚历内讧,军民不稳,大王准我二十万兵力足以。”李信自信的说道,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李信则出兵太原,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与燕国交战时,又逼迫燕王喜杀掉太子丹历经让他深得秦王的信任,足以让其有资格狂言......

    秦王不顾老将军王翦的提议,采用年轻将领后,王翦告病还乡,后面就有了李信之败,不得已亲自请回王老将军,听从其意,率六十万大军大破楚国,一举定鼎,平定天下。

    个中曲直已默,七国争霸也已是昨日的戏曲桥段,现在只剩下一个大秦,亘古唯一的大秦,秦王政也即将在这一天对天地发声,对万民宣告他但丰功伟绩。

    参与此次典礼的各路军队兵卒,也早在几日前就开拔到咸阳城外扎营,共三十万大军,等待入城一同见证这万古无一的盛典。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苍穹于顶,万里排空云似阵,紫气东迎。自孝公十二年,在商鞅的主持下,老秦人迁都咸阳,在风诡云谲的浪潮下,这座新都城,老秦人新秦人与秦帝国开启属于自己的大时代。都城地址位于九嵕(zong今陕西礼泉县)山以南,渭水以北,山水俱阳,故得名咸阳。

    随着秦军铁蹄的版图不断扩大,每消灭一个国家,秦王政便要求能工巧匠将所灭国的宫殿建于咸阳城北,六国落幕后,六座风格各异但巍峨无俩,壮丽非凡的各国宫殿成于咸阳城里,这是老秦人们的骄傲丰碑,也是六国英豪的活墓志铭。

    天亮了,咸阳城犹如巨兽苏醒,慢慢焕发生机。巡城兵换防交接,百姓们自发在道路两旁观礼,守城兵卒排于百姓前排维持秩序。

    “传令,全军进城。”蒙恬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整齐列队,有条不紊的开始前进。

    内城大门缓缓打开,只见军队如同默声黑龙,整齐划一,道旁的百姓开始欢呼而起,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也许是老秦人自发而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路风歌,军卒和百姓同歌,声乐震天,缓缓前行,各路部队已进往章台宫外等候。首先看到的前三排是先锋部队,中间排列着三十八路战车和步兵纵队,整体不下五万人,也是军队但主体,只要收到命令,这就是一把穿插敌营的尖刀,此时各兵卒目光炯炯而炙热,展现着他们战时的风貌,等待王上检阅。

    两旁再走进的大戟车营部队,重剑,轻车,配弩,秦军每攻一座城时,都会由弩字营先行,两边各种五排一队,共计一万人,其后再由六十四路战车,骑兵组成,军阵俨然以待,进步向前,共计十万人。

    再其后由铁甲部队,八十二路骑兵组成,一排弓弩手,一排投戟手交替,骑兵部队正居中央,梁军对垒只要一交手,弓弩手,投戟手先行攻击,一排传射即后退,再由投戟手投掷,只要敌军阵营一乱,重甲部队向前逼近,其后骑兵,战车由侧翼攻击敌营,这样轻装步兵再将敌营团团围困,由着强大军卒包饺子般的绞杀,当初六国全部领教过这样战阵的洗礼,吃下不少苦头,有赖如此严密的战争机器,秦王政才一举完成了全华夏的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