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2/2页



  外人觉得这则故事非常离奇,但银行业内部人士却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根据内部统计资料显示,枯水井乡参与网络借贷活动的年轻人极多,负债率也非常高,远远高于正常水平。

  乡里经济环境极其恶劣,并且经济结构也非常单一,民办企业跟工厂不足常规乡镇的三分之一。

  教育水平也达不到合格线,甚至连一所公办高中都没有,枯水井乡的乡民要想读高中得去县里就读。

  所以大批青年读完初中就辍学,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就在家务农。

  镇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他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要想消费只能借网贷,最终被法院起诉变为信用黑名单。

  结合实际状况,也不难看出上述的网络故事也是根据真实状况改编的了。

  所以贫困县的银行行长不好当,贫困县中贫困乡的储蓄所所长更加难干。

  枯水井乡江东商行储蓄所在一年内换了三任所长,其中两人都是干了不到半年就主动提出调职的,理由还是身体状况不良。

  最后一位更是奇葩,向上级领导提出调职后,市分行人事部这边没批,他竟然直接辞职了,连铁饭碗都不要了。

  李瑁被分派到枯水井乡说是降职,准确说就是下放,职位甚至还不如中山路支行信贷部经理。

  马毅是个嫉恶如仇的性格,见李瑁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立刻就蹿了,说什么都要找上级领导讲个道理。

  面对气势汹汹的老马,以及表情义愤填膺的其他人,李瑁却格外淡定,他拍拍对方肩膀道:“老马,胳膊能拧的过大腿么?”

  “嗯?”马毅一时之间没懂这话的意思,李瑁接着道:“上级领导这么安排,肯定有他们的意思跟想法。”

  “枯水井乡也不是什么极恶之地,现在国家正好号召金融系统参与扶贫攻坚,咱们作为银行人当然要响应。”

  “这可不是官话套话,我在城市里住久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下下乡,去过过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好日子。”

  “切,枯水井哪有牛羊,癞蛤蟆都不去的穷地方,那里的储蓄所有八个人的编制么?”马毅一脸不平的咕哝道。

  “额...是这样的。”高启生突然插嘴道:“枯水井乡储蓄所的人员编制有十五个,柜员有六名,保安有三名,还有各级部门包括管理人员六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