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



  枯水井乡在海宁范围内的名声很臭,除了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之外,还发生过一件令行业内人士震惊的事情。

  先前说过,枯水井乡归属于望南县的管辖范围内,整个望南县面积不大,下辖大约有十几二十个乡镇。

  背靠别山山脉,与隔壁的河东县并列为海宁市两大贫困县行列。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市内倒数一二名经常是这两个县轮流坐庄。

  江东省本来就是重工业省,时代发展到今天难免产业链跟不上,没能吃到近几年的网络红利,导致转型缓慢,经济跟不上很正常。

  可有句老话说的非常对,穷山恶水出刁民,经济持续低迷除了领导的决策、地理位置的局限、后发的颓势这几点之外,当地老百姓的个人素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首先要说的就是地理位置因素,枯水井乡这个名称就能证明此地水资源的缺乏。

  其实整个江东省绝大部分地区是不缺水的,省内一部分城市靠海不说,并且还临近长江流域,北边甚至靠着两千多平方的太湖,水产资源可谓是极其丰富。

  根据县志,枯水井乡的名字是在元代就确立下来了,记载村里只要是打水井用不了几年就会枯竭,久而久之便成为了枯水井。

  古时候的事情已经难以考证了,近两年水利局、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家也前往枯水井乡勘探过,本想着给乡民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哪晓得最终也没能彻底解决。

  此时枯水井乡并没有自己的水库,用的还是望南县水库的水,光是管道修建的费用都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笔钱据说乡政府到现在还没还清。

  除了水资源匮乏,乡民也异常彪悍,个人素质层次不齐。

  前两年就发生过一起恶**件,说起来可谓是影响深远,甚至一度打击了整个海宁市的信用贷款行业。

  P2P行业是近几年才异军突起的,上线之后发展迅速,用户数量几乎覆盖了二十至五十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极大部分人。

  行业繁荣的背后是监管上的混乱,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导致出现了不少全网关注的大事件。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贷款方雇佣第三方进行恶性催收,继而演变引发的一系列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借款撸网贷的,关乎于民生的问题。

  枯水井乡下辖有个叫龙门村的村庄,规模不大,总体也就两百多户人家,村民大约八百人。

  村里有个大学生,准确说是个大专生,在江东省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上学期间接触到了校园贷。

  因为校园贷面向的都是学生,所以贷款门槛极低,几乎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贷到一定的款项。

  借贷款这事就是典型的超前消费,跟信用卡类似,并且因为拿到手的是现金,所以影响力更大。

  这名学生在校期间就过上了每月借贷下月还的日子,校园贷的利息还是比较高的,总体算起来跟银行商业贷款差不多,当然比起“高利贷,套路贷”还是低了不少。

  短短一年时间这名学生的债务雪球就越滚越大,到了毕业时已经欠下无法偿还的外债。

  无奈下连学校分配工作的机会都放弃了,连夜逃回老家躲债。

  把事情跟父母一说,本以为农民出身的父母会责骂训斥,哪晓得父母不光没有责罚,甚至还说干的好,美其名曰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消息没两天就传了出去,村里只要是年岁在二十至五十以内的人全部过来取经,一共四百多人,在各种网贷平台上撸了大笔贷款。

  借了钱就当农闲之余创收了,村民们根本没有偿还的想法。

  以至于海宁市刚成立的P2P公司倒了一大片,一直到现在都没能追回这些贷款。

  这条故事流传于网络之上,首发在本地BBS论坛,其中龙门村这个村落是真的,海宁市成立不到一年就大面积倒闭的网贷公司也是真的,至于故事内的大学生跟那些疯狂的村民则不知道真假。

  海宁市倒了那么多网络贷款公司也不能确定是否与龙门村有关,反正这则都市传言辐射面积极广,已经成为永远的经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