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难开头-第2/3页





    孔睦最喜欢金圣叹代笔的《水浒传》序里的文字:“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所以,他的讲座近于虔诚的布道,在科研之道,布美爱的大道,也近于他自己的科技呓语,见解独到,睿智随性。

    他的讲座,是闲时则讲,忙时则停,听者不确定,地点也不固定,便像是一个松散的科技理论的沙龙。

    他的讲座,是沿着盛达生先生的脉络,讲的是自己对科技的体验与难容,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讲授:为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世界性的眼光。他相信,唯有此制高点:才能一览众山小。就要他在最后一课时说的:“科学会帮助你爱,帮助你恨……课讲完了,我们将要分别,愿大家都有好的转弯“

    总之,这些注定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大师们,所讲的课堂给他们这些学员一个好的转变的可能。他们也大该在大师的光芒里,期待自己仰望一个全新人生的高度时,有所得,有所益。

    梵子也被称为梵粒子,这个要后一百年才能出现的微粒子,将给人类的整个文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它被提前提了出来。孔睦还要组织人员进行理论攻关。一旦理论攻关完成,就要进入实际的操作当中。那就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迫使横行人类上百年的头顶上的“核威胁”将最终化为泡影。

    然后,毕竟是穿越时间的产物。当孔睦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大型计算机模拟测试时,“砰!”这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光量子计算机,显然承受承受不了这种重负,最终导致量子线路短路。这下,孔睦率领的团队有些手足无措了。这种微粒子计算必须依靠计算机,如果靠人工就是计算个几百年,也无法统计出一个正确的数据来。

    无奈之中,负责这边项目的曾宇只有去深山沟里找宁肖。

    而宁肖这个时候也是忙得昏天昏地。一旦梵粒子出现,就需要一款梵粒子碰撞机。这种设备也是跨越百年的产物,除了宁肖,没有人见到过。所以,宁肖便负责这个设备的研制。她首先得从听课的学员抽调一批人出来,由她和孔睦授课,告诉他们何为梵子。然后,孔睦再去弄他的梵子理论论证。她领着这批听懂了梵子是怎么回事的学员,跑到秦昊一的那个位于深山老林里的军工厂,搞这个梵粒子碰撞机。一切又从零开始。首先,她得找秦昊一帮忙,把一些军工厂的异能者扫瞄出来,激发他们的异能。因为生活在这种机器生产范围的异能者,大都是金系异能者。他们有着对金属机械天生的感悟。果不其然,很有十几个金系异能者,宁肖全要了,也不给他们搞训练。他们是军工,又不是特工,搞训练没啥用。一些特殊的金属的提炼,凭借这个时代的机器设备是无法提炼出来的,就得靠这些金属异能者用金系属性提炼。跟着宁肖一起蹲在深山老林里艰苦创业的学员们,第一次感觉到居住此山中,一日可穿越百年的恐怖。

    当曾宇把那堆积如山的资料搬到宁肖的跟前时,宁肖手指颤抖地说:“这些都要我看吗?”

    “嗯,”曾宇看着又黑又瘦的宁肖,也是无可奈何地说。“没有办法啊,连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都办法计算,孔睦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你不提出新办法来,这个理论论证只有等待新的一代最先进计算机问世,才有可能继续下去了。”

    “哦!”宁肖算是听明白了。她心里嘀咕着:想当然是计算不出来了。初级的智机计算还没出现,就来搞这个梵子,本身就是逆天而行了。不能等一百年,她耗得起,孔睦耗不起。所以,她很快想了法子,在问曾宇:“算到哪儿卡壳了?”

    曾宇一听,连忙钻进那如山的数据中。他终于翻出那一叠信息,捧到宁肖跟前。宁肖只得意思意思地翻了一下,告诉曾宇:“那就从这儿作为基步,重新计算。并以此作为基点,每到这个点,就停止继续演练。再以这个点为基点,再继续新的演练,计算机就会不卡壳了。”

    “是啊!”曾宇算是听明白了。他兴奋地拍拍自己的后脑勺,道:“我怎么没有想到这里啊?害得我天天去催计算机中心尽快拿出新的计算机方案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