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拉低了泰山封禅



    红日初升,阳光普照,清晨的太阳洒满的开封,

    当阳光缓缓照入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刘娥醒来了,宫女和宦官极其熟练的端来洗漱的用具,

    漱口,洗脸,穿衣服,梳头发……

    这些都不用她亲自动手,只是坐着,就有人极其舒心的帮她了,

    “太后。”大宦官赵三德在门口请安,

    “怎么这么一大早就来了?”

    到了赵三德这种都都知的宦官,几乎可以比肩朝廷一品大员,

    不用每天来请安,也不用伺候刘娥,只是重要的事情要汇报,空的时候跟着就行,

    况且赵三德的岁数不小了,50多岁,在襄王府的时候,就跟着刘娥,是老人了,三十年风雨陪伴,可以说几乎是刘娥的亲人了。

    襄王是刘娥老公宋真宗赵恒早年封的王位,宋真宗早年还是干得不错的,提到他,就不得不说一下影响大宋百年的澶渊之盟了。

    能够影响两国一百年的合约,可见它的厉害了,那是国战,一个不好要灭国的。

    景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004年九月,辽军入侵大宋,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

    直接率数十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

    据估计大辽至少出兵30到40万,史料记载大辽巅峰时期约兵力在40到50万之间。

    这一次可以说是倾尽全国之力了,大有一口气灭了大宋的打算。

    而且,这一次大辽是非常冒险的,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毕竟要灭大宋,不容易,

    所以,辽军选择长驱直入,绕开宋朝重兵把守的城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杀到黄河岸边,威胁着开封城。

    他们也相当的厉害,短短一个多月,大辽绕开定州、镇州、高阳关一线的20万宋军,来到了澶州城。

    毫无疑问,辽军有奇才,他们也在赌,因为只要辽军迅速攻下澶州,逼近开封,打下开封,大局就定了,背后的二十万大宋军群龙无首,必然崩溃。

    当然,人家也不是赌徒,作为一个合格的君主,萧太后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打,一边派人给大宋写信,说辽国方面有意议和。

    辽国的战略意图很简单,边打边谈,如果冒险成功,拿下开封,便能灭了大宋,一统天下,走上人生巅峰;若是不成功,有议和作保障,至少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萧太后这么做有远超常人的政治眼光,因为大辽耗不起。

    自宋太宗伐北汉,与辽国第一次交手开始,到宋真宗景德元年。

    宋辽在这25年中,双方都战死数十万将士,且不分胜负。

    但对辽国来说,它的人口和经济是远远不如宋朝,根本就耗不起。

    他这时候就像是当年三国时期,刘备的蜀国对比曹操的魏国,只能主动进攻,不然迟早被耗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辽国的决策层,就赌了一次国运,就是干,举全国之力干,干赢了,灭大宋,天下一统,不赢,打到让你怕我,知道不能惹我,我们签合约,我得好处。

    这个时候,已经说国战了,宋真宗其实是害怕的,大宋的皇帝都这样,软弱,

    他迁都南逃,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也就是成都。

    若是真迁都的话,不出50年,大宋必然被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