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的女人-第4/5页
隶铧署指挥使雍和亲自带人到刑察署带走会泽,办完交接手续后,司寇大人水淼送至门外,看着会泽身戴枷锁,双脚铐镣拖着沉重的步伐,渐渐远去的背影,如释重负。
隶铧署提审堂,指挥使和公子锐并排而坐,来人啊,卸去犯人的枷锁脚镣候审。指挥使大人大声叫唤,威魄力十足。
雍大人,会泽好歹也与你同朝为官多年,态度好一点也是可以的。公子锐用手肘轻轻顶了一下指挥使大人,低声道。
公子,隶铧署自有一套审案的规矩,下官定会秉公报案的。
一点人情味都没有,那雍大人请自便,本公子旁听便是。
遇上这位大王最宠爱的爷,雍和也是毫无办法,代王令下官会同公子审案,下官岂敢专权行事。
公子锐暗自喜,要的就是你不敢专权行事,语气清和命令左右道:搬来座椅让会泽坐下回话。
左右署尉不敢自作主张听命于公子锐,便朝指挥使大人望去,得到眼神允准后,便搬来凳子让会泽坐下。
会泽你可听好了,如今代王令我和雍大人共同审理你犯下的失职和欺君一案。本公子向来公私分明,你不要觉得和本公子私底下喝过几次小酒,便认为本公子会徇私情。是你犯下的罪行那你必须得认,你没有犯的罪名就不要往自己身上揽。
雍和听得直皱眉头,这是审案该说的话吗?这分明是在教习逃罪啊!这样的审案方式指挥使大人还是头一遭。
台下坐着何人?审案流程开始。
回大人话,我乃原城卫营统领会泽。
代王定你失职,欺君二罪,你可认罪。
失职一罪我认,欺君之罪不认。
大胆罪犯,那日在朝堂之上你公然撒谎,不是欺君又是什么?
那日朝堂之上被人使计,钻进了精心设计的圈套,我对朝廷对大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那就是说你认为设计陷害之人,乃是王亲貊渠君?
我没有指名道姓,不过那日在朝堂之上参与朝会的官员,任谁都能看得明白。
公子锐咳嗽两声,打断了雍和的审问,雍大人,事情总要分出前因后果吧,会泽一案是因那股劫财又劫色的盗贼而起,是不是应该抓住重点先问盗贼一事呢?
看到雍和闭声不再问话,公子锐问道:会泽,你先把盗贼一事说个明白,其他事由先往后放一放。
会泽伸手摸了摸被枷锁磕破皮的脖颈处,这伙盗贼总共做案五起,最后一起是隶铧署节扇使一家十三口被灭门一案。案发当晚,城卫营接到线报,这股匪徒将要在东城作案,罪臣抓贼心切,刚开始是想出动全部一千人部署在东城,后来罪臣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就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于是派出一半人马在东城,留一半人马守王宫外围。未曾想盗贼却使了声东击西之计,把城卫营人马引向东城,却在西城作案了。
那么本公子问你,这伙盗贼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京城作案冒如此大的风险总不至于只为了劫些财物,顺便劫个色图一乐吧?
这正是罪臣最想不明白的地方,按照以往经验判断,这伙盗贼更像借劫财劫色之名来捣乱的,不过动机还是不明。
这晚,这伙盗贼又出来作案了,潜入南城一个六品京官的家中,作案手法与前几次几乎一致,都是劫财顺带劫色,然后满门灭口。按常理推论,盗贼大多盗富不盗官,因为捞偏门者最忌讳惹上官府,可这伙盗贼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挑官员人家下手,不合逻辑啊。
次日早朝,代王雷霆大怒,正欲质问新晋城卫营主事貊渠君,却发现貊渠君缺席朝会,一番问话下来,得知乃是追贼抓凶去了。
早朝过后,代王留下公子锐一起用午膳,刚要开口询问审理会泽一案的进展,内廷来报,貊渠君求见。
代王与王叔商量要事,臣弟就先行告退了。公子锐起身向王兄告辞。
王弟莫急,留下来听听王叔抓贼的经过也无妨。
貊渠君走进殿来,微微躬身,启禀代王,那伙作恶多端的盗贼全部缉拿归案。
代王大喜,王叔辛苦了,先把盗贼们打入天牢,择日再审。
貊渠君弯腰坐下,代王,不必再审了,今日清晨老臣带领城卫营精锐出城追贼,待追到城北迷卢山庄附近,发现了盗贼踪迹。城卫营精锐确是威武之师,瞬间便把盗贼窝点围了个水泄不通,随后便是一场恶战,不料这伙盗贼乃亡命之徒,面对数十倍于己的精锐之师仍然不要命的负隅抵抗。最后,这伙盗贼有的被杀,有的见反抗突围无望自杀,总共一十六个盗贼无一活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