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家讲坛-第2/3页
兵君子索阶道;苏公子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解实在难得,不过,苏公子日后若入仕为官,入军为将,应事先明了天下官场乃是有着严格阶级之分的,王侯官士商民,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不管你是否愿意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你都无法去改变现状,若将来苏公子领军时能做到爱兵如子视民如父,则虎狼之师可成。
苏煜道;小生打心里希望普天之下人人平等,然天下事却是没有绝对之公平的,小生以为,官无常贵弃世袭,民无终贱有盼头,能者举之,庸惰者则下之,畅通上升通道,让所有人都看的到希望,关闭空谈路径,勿让纸上谈兵唯上欺下者误国殃民,这就是公平。反之,若视勤者多得惰者少拿为不公平,那么对于勤者而言就是更大的不公平,如果勤者惰者智者愚者均平之,那人人将失去上进心,如此一来,世间便没有了烟火,天下就失去了生气。十指有长短,人有智愚之分,尽十分义务得相等权利,尽五分义务得对等权利,权利义务平等就是公平。人人平等不是贫富平等,也不是职业平等,而是人格平等,尊严平等
欧解仲心中倍感欣慰,言语却是要谦虚一番,愚甥才疏学浅,在诸位大家面前侃侃而谈,无知者无畏啊!
法君子夏鼎接过话道;欧先生,令甥人才难得,不是愚甥而是智甥也。
众人哈哈大笑。
黄伯,你笑什么呢?道君子葛洪看着扫地的老者道。
那手拿扫帚打扫庭院的花甲老人,葛洪口中的黄伯放下手中扫帚,咧嘴傻笑道;我也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而笑,看到大家都在笑,我也就跟着笑了呗!
葛洪点了点头,道;笑一笑,十年少,不然怎么说气氛能感染人呢!
黄伯又拿起扫把,道;我一把年纪,早已看透人间事,为何不能笑对人生呢,常言道,智者从他人身上吸起教训,愚者从自己身上吸起教训,我却连愚者都不如,年轻时任性放纵自以为是,常常碰的头破血流犹不认输,年纪大了之后,得君子们收留在此扫地打杂为生,却还是不认输,不是我固执,而是每个人所遇到的人和事不同,所走过的路不同,别人之成功与失败无法复制到自己身上,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我。
众人不再说话,苏煜也没有说话,连一个扫地打杂的花甲老人都出口成章,充满哲理,君子谷,卧虎藏龙也
剑母峰侧,凤阳湖边,欧解仲坐在父亲欧冶子墓前,望着深不见底的凤阳湖水陷入沉思
良久,欧解仲起身,往凤阳山的姊妹山百山祖走去
百山祖,顾名思义百山之祖,天下名山何其多,又有哪山哪峰敢为祖,究竟是名副其实也好,还是沽名钓誉也罢,反正祖祖辈辈以来当地人就是这样叫的,当然,百山祖肯定是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的,例如,动物中的狮豺,植物中的冷杉,都是天下仅有,独此一份。翻过地蓬峰,一座茂密的阔木林出现在眼前,阵阵菇香扑鼻而来,菇神谷到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菇神吴起出门二里迎接好友欧解仲的到来,菇棚下,二人把酒言欢。
一别十五载,起兄别来无恙!欧解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吴起双手举杯,也是一饮而尽,道;承蒙解仲老弟怪念,吴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寂寞为伍,和兴趣为伴,偶尔小酌一杯解闷去乏,如此甚好。
欧解仲端起第二杯酒,与山中知己碰杯,又是一饮而尽,道;解仲此次造访,一来想念老兄把酒一聚,二来有求于兄。
莫说求,直说取。
起兄性情始终不变,痛快。
要取何物?
备菇为粮,防范于未然。
老弟不缺衣食,囤菇为粮有何深意?
苏冠之死让解仲明白一个道理,行军打战之医食住行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必出乱子。
香菇虽好,能当辅菜亦能做主食,但更多的是当做菜肴食之,当做行军主粮总是差强人意,何不征粮囤积更为妥当。
起兄有所不知,招兵囤练,乃是为了待时机成熟打有准备之战。当下甚至将来数年的时间内,越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吴国的严密监视中,莫说囤兵操练,就连批量采购粮草都要慎之又慎,囤菇是为了在缺粮的情况下解燃眉之急,为求万无一失,没有万全之策只能多管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