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家讲坛
君子谷,史荒落于风阳上,前有名乎无人晓,若干年前,兵法道阴阳四君子云游四海,游至龙泉境内,三上凤阳山巅讲学布道,无意中发现这片坐落在山谷中的人间仙境,便栖身居住下来,得名君子谷。
君子谷原先住着六君子,后来儒君子和墨君子相继离去,儒君子周游列国忙着传播说教去了,墨君子为天下不公而打抱不平,为民请命去了,留下了不争不傲不激亦不烈的道法兵阴阳四君子。
曾几何时,四君子设百家讲坛,广撒英雄帖,诚邀天下诸家前来探学辩论,一时间,君子谷里汇集天下英豪名学大家,谈古论今,为国为民,献计献策,好不热闹。
天下人,世间事,衷心是一回事,浮意又是另一回事,天下之大,能者不乏慧者不缺,可是天下人,热衷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甚,脚踏实地真才实干的少。
诸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谁都认为自家所提之思想代表着正统,一番喧闹过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君子谷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欧解仲和苏煜二人踏青草走田埂,不一会便来到了君子亭附近,君子亭里对棋者旁若无人凝神厮杀,棋者落棋无悔,观者观之不语,乃是真君子也。
欧解仲向前一步迈过亭槛,立身棋局之边不言不语,苏煜不懂棋术却懂礼貌,身背龙泉剑立于亭之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三局棋罢,聚心下棋者方才发觉棋边站着的观棋之人,二人连忙起身,同声道;葛洪布安沉迷于棋局厮杀,一时竟未发觉欧先生到来,恕罪,恕罪。
欧解仲微微一笑,道;道君阴阳兄客气了,解仲携愚甥前来拜访诸君子,打扰了道君和阴阳兄的雅兴,惭愧,惭愧!
君子亭旁,紧挨悬崖边上便是昔日设百家讲坛的君子宫了,君子宫后方是主居房,四君子一分为二,左右两边各居二君子。
四君子率谷内书童学子,齐聚君子宫恭迎贵客。
简单的寒暄过后,四君子依次阐述自家学说
兵君子索阶率先开口道,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是最高境界最美好的愿望也。然而,两军对阵,当兵法服从于王权时,就注定要你死我活分出胜负,既然要分出胜负那就没有套路规则可言,因此,兵者又是诡道也。索某不才,没有济世之能,更没有治国之力,略知兵法,却不敢出世导教,怕误人子弟忧生灵涂炭。兵者,保家卫国,将者,通观大局,没有爱国爱民之心,兵临城下之刻,便是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慎重!慎重!
法君子夏鼎接着道;法之底线乃是人人平等。人人共同遵守,没有特权,没有例外是规矩。个中无区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律法。然而,若仅以律法治理国家,百姓,军队,则实有欠缺,若是提倡法无禁止既可为,那么律法规矩之外还有道德伦理,道德低劣者法不能处之,践踏伦理者律又不能罚之,则世间将缺失良善缺少温意,遗憾!遗憾!
道君子葛洪道;道者,致虚极,守静笃,顺自然,无我,利己利他。道所说的顺自然,无为而治,并不是指生而由命,富贵在天,而是指人在顺境要平和,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莫要灰心,心平了气顺了路也就宽了。无我,并不是牺牲自我,而是遇事要为他人想,不行损己害人之事,多做利己利他之得。葛某生来平凡,些许见解或能解世人之疑惑,却不是悬壶济世之良方,惭愧!惭愧!
阴阳君布安道;阴阳者,并非顺天意敬鬼神,而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寻,乌云密布风雨来,晴空万里暖阳至。集天时合地利聚人和事半功倍,弃天时轻地利废人和则枉自徒劳,布某学天文习地理,懂得些许知识,不敢在诸位大家面前轻他重己,见笑!见笑!
苏煜听得心血澎湃,刚想开口说话,欲言又止
道君子葛洪眯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悠哉悠哉道;苏公子心中有话不凡说来听听,君子谷里不阻言路,不分尊崇,不评对错,人人都可发表见解和观点。
听得道君子如此说,苏煜便不再顾虑,点了点头,道;浅看,诸位大家的思想涵盖了领兵治国道德律法为人处事,深看,诸位大家的思想却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生若能悟得诸位大家的核心思想,再加以融合,集大成者,又何愁大事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