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城市规划-第2/2页



    袁山抬手抿了抿鼻子,指着不远处的几座砖窑说道,“砖瓦窑选址一要取土便利,二要运送方便,三要安全牢靠。”说着转身点了点紫山,“砖瓦窑离山太近,下雨下雪出现山崩土塌时极易冲垮,而且伏牛山脉多岩石,你们取土要到很远的地方,路程太远费力不说,还耽误功夫。那边的河也没法利用,若是沿河修窑,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且不说房子形制不讲究,盖的难看,依山而建按理是没错的,可附近一无大道二无水源,这么多人窝在一堆,属实不便。倒不如在东边的坡下建,地势低平,能够敞开了盖房,修路打井也方便,不像这里东一片西一堆,看起来乱七八糟。”

    夏飞听他说的既有道理也没道理,有道理的是这里的确不适合当基地,没道理的也是这里最适合当基地。至少,带过来的物资设备从山上到山下,这里是最近便最省力的。自己也设想过,等技术水平发展到能够研制出爆破山体的炸药,一定把附近炸平,建座大厦把穿越口隐藏起来。

    不过能够指出这些问题足以说明袁山的水平高过砖瓦窑的那九个师傅,他们专职建窑也没提出这种建设性意见,只是自己说盖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盖,完全没有想法。

    袁山说完,夏飞说等他洗完澡吃过饭后多在附近转转看看,有新的想法后再跟自己交流。

    就在袁山一众人踏进洗漱房的那刻,夏飞冒出扩建新基地的想法,脑中闪现出一幅幅上学时看过的城市规划图,道路和建筑纵横交错,高低错落的大楼拔地而起,想到有关新城的一切全是自己主持建造的不禁心潮澎湃。

    也体会到城市化进程完全紧跟工业的高速发展,高楼大厦的出现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更展现出经济的极度繁荣。想到这些,也理解了为何现实中视察考察总要去和百姓生活并不直接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地方,能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发动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