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城市规划
人事变动迅速在劳工群体中引发连锁反应。新规中只讲揭发的好处,却没有给出弄虚作假的惩处措施,原本安于现状的劳工在思想上开始变化,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不断有人到夏飞的办公室揭发。所揭发的事情有真有假,处理起来极为棘手,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培养了一个月的队长换下来,难保新任队长不搞事。站在安定团结的角度看,自己对田文辉等人的处理有些过激。
夏飞迅速对新规做出调整,不得随意对队长、主管人员进行揭发检举,更不许有报复心态,只能在每月一次的劳工大会中进行,且要三人以上交叉印证。
对原有规则的漏洞补充也是无奈之举,随意否定自己的言行有损自己的权威,为了保持规则的持续性堵漏洞。
不过劳工们并不在意这些,只要能上位,管它合理与否。因此在劳作中不再专心致志,反而出现抱团行为,队长和主管为了降低风险,只能在工作中对劳工偷懒耍滑的行为网开一面。
这些行为夏飞并未注意到,也不可能注意到,基层的劳工太多,每个作业面都无法做到全面监管。
在张浩离开紫山的第三天,夏飞准备开展全面的城市建设,之前都是小打小闹,无论是建房铺路还是农业生产,规模都很小。
特别是夏飞每次上山远眺,看到视野之内满目金黄的麦田,而自己开辟的农田在数据上只有五六十亩,就觉得进度实在过于缓慢。且在建设过程中,不少劳工反应马上到夏收的时候,想回去一趟把自己地里的庄家收一收。
夏飞很重视劳工们提出的想法,立即召集新老队长和各单位主管,让他们讨论下是否放行。在内心里,夏飞很不满意这种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行为,但人心浮动肯定需要安抚。开会的目的既是看看管理层的想法,也是商讨一个对策。
讨论下来,管理层的意见有三类,一类是放行,一类是不放行,最后一类是骑墙派,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看夏领导的态度,领导说支持那就支持,领导说不行那就不行。
夏飞则沉浸在笔记本中,把各队队长的言行进行总结归纳,记录在对应的档案中,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夏飞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上位者的思考模式,有意识的寻找自己的心腹。
会议结果也非常的中式,返乡夏收的事不鼓励不提倡不反对,主动申请的就同意,不申请就不提倡,各管理层要集中报备申请人员名单,并规定返回日期,同时要求参会人员不得在公开后私下场合里讨论此事。
散会之后,夏飞坐在餐厅里看了许久电脑,把意见和自己内心相符的人画个圈,表示重点关注。因为他们的意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能够为他人考虑的主管或队长,在目前阶段,还不多见。
就在第一批返乡人员离开的时候,星火行动也有了第一批成果——陆续有人投奔入伙。来的人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全部被剃了光头。新人全是从南阳西边过来,在进行人员登记的过程中,夏飞非常清晰地知晓张浩一行人的行进轨迹,也懊恼没有带一张地图过来。
星火行动招募的新人中,最让夏飞惊喜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矮个子,姓袁名山,是张浩在王村遇到的,穿的衣服跟其他人一样鹑衣百结,灰垢成块,除了剃光的头顶白得耀眼外全身黢黑。夏飞在领他们去洗漱房冲澡的路上,袁山说此处的房屋盖的乱糟糟,不规范。
夏飞饶有兴致的停下来,问他哪里乱?怎么盖才显得不乱?
虽然自己对城市规划没有涉猎,可作为一个准现代人,交通方式与生活方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进步,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多少要比这个五百年前吃不饱饭的人要高。但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劳工群体中尚属罕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