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和睦为上



    安宁元年九月三十日,马海晋一行抵达了岚山岛。在这里他见到了梁华运,补充了一些粮食饮水,然后就深入狄羯内部。临行前告诉梁华运,希望他保守秘密,梁华运答应会尽力而为,又给他选了几个随从,马海晋也就带上了。

    十月初,马海晋一行抵达了福兴府。在这里很平静的住了几天,然后一路西进,抵达了双海路西道的建州、汀州一带。十一月中旬,北上浙南。在浙南,他们的随身花销都没有了。马海晋会武艺,曹友徽也略微会一些。两个人和随从就开始大街卖艺,因为他们的武艺都是实战人员教出来的,看点不花哨。开始纯粹是赔钱。就去看别的人如何卖艺,曹友徽悟性很高。给他们总结了经验,就是要出手要慢一些,动作花哨一些,言辞恳切一些。果然,从十二月开始,他们的生意有了起色。也因此遭到了许多同行的嫉妒,许多同行联手对其发动了攻击,但是反被马海晋等人化解了,而且压服了一些人。马海晋得以在此颇有名声,收编了约百十号人。

    十二月中旬,马海晋、曹友徽和随从及收编的人将卖艺的生意结束了,一路北上会安府。他和这些收编的人在会安府过了一个春节。马海晋也学着当年和姑母的样儿,在始宁园对这些人是毫不吝啬,得到了这些人的一致拥护。徐显辉认识马海晋,对马海晋自然是百般殷勤。徐显辉这一年也老了,也已经有六十岁了,不过身体和意识反应还是很不错的。

    安宁二年春节后的正月二十三日,马海晋和这些人及亲军随从中的五个最志同道合的人在会安府始宁园结义为兄弟。马海晋居长,于宁清次之,兴宁三十年出生;杜孝瑞再之,兴宁三十一年出生;白福诚再之,兴宁三十三年出生;赵康弘再之,兴宁三十四年出生;刘进瀚最小,兴宁三十七年出生。曹友徽是女子,没有列入其中。但这段时间里,马海晋对曹友徽逐渐产生了好感,众人都发觉了,有的就索性叫嫂子了。后来于宁清建议,还是按年龄称呼。小的叫姐姐,大的叫友徽,马海晋也同意了。

    于宁清、杜孝瑞、白福诚、赵康弘、刘进瀚五个人中,刘进瀚文化最低,好勇斗狠,年纪最小,却关爱下属。赵康弘为人圆融,善于理财。白福诚沉默寡言,却对建筑最感兴趣。杜孝瑞武略不错,但也有一定的文化。于宁清最有学识,机敏稳重,有一些基本的武艺,但武艺是这里除了赵康弘外最低的。五个人中,刘进瀚、杜孝瑞是浙南出生的人,都是穷苦人,刘进瀚最穷。于宁清是没落的浙南富户出生,赵康弘、白福诚是海山洲本地随从人员。

    而关于马海晋的身份,赵康弘、白福诚自然知道,刘进瀚除了二人外,最先知道。不过刘进瀚粗俗,只知道马海晋对他好,就不管那么多。杜孝瑞是后来知道的,但并没有多少惊讶。于宁清是最后知道的,但早就发觉了。

    结拜的时候,马海晋、曹友徽正式告知了他们的身份。

    刘进瀚:“我是个老粗,不管大哥什么身份,只知道大哥对我好,我就跟大哥了。”

    赵康弘、白福诚他们原来就知道,自然不需要说什么。

    杜孝瑞:“大哥对我们情同兄弟,且已发誓,自然同生共死。”

    于宁清:“当今虽然看起来太平,但实际上很不太平,大哥有才望,且为一方总管管理百万生灵康泰,我等有幸跟随,实属荣幸。”

    众人的言辞不一,但都跟定了马海晋。

    刘进瀚是个粗人,接下来继续说:“大哥,你和友徽姐,情投意合,今儿要不你也和友徽姐一起办了吧。”

    这些人中,只有赵康弘、白福诚知道马海晋已婚,但不能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马海晋也不方便透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