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平静的洗牌



    东康二年过去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安宁元年。年号往往是一种政治意味的体现。兴宁是马文慧想振兴的意思,六十年,马文慧父子做到了。东康属于过度性质。安宁将是马宪永也是他为儿子马海晋安排的一种新的方针,即以安定团结和睦为主。

    安宁元年二月十五日,晋公国国丧期结束。一切开始恢复了正常。

    三月,张铭海返回了宁安府,回来后,张铭海于三月二十日就上表马宪永,请求卸任中书侍郎,想返回怀远和裴孝凝过几天舒心的生活。马宪永不同意,但张铭海执意请辞,四月底的时候,张铭海得到了同意。五月张铭海就返回了怀远府和裴孝凝团聚。马宪永则重新授予张铭海安宁军节度使的职位,加少保。

    张铭海是同代人中最小的,这一年才五十八岁,却成了这代人中除马宪永外最早荣膺四使和节度使以及三孤的人了。不过马宪永也不能让他这么清闲,除了节度使和少保外,给他加怀远宫留守。

    因为张铭海的卸任,中书省除了崔宁政外,就剩下刘愔、李绍铭、马海晋三位参知政事了,马宪永决定将韦元政递补进去。

    张铭海的卸任,完全在马宪永和张铭静预料之外,但却在马宪英和崔宁政意料之中,不过也太快了。按照马宪英、崔宁政的估计,他们是希望等一两年再说,但是张铭海突然卸任,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就也只能提前行动了。而张铭静对弟弟张铭海不打招呼就卸任中书侍郎,是十分的火大。张铭静的打算是让张铭海逐步接替崔宁政为中书令,如果张铭海不愿意,再推荐刘愔。然后希望安排侄子张浩博也进入中书省或者六部,还希望安大壮取代王睿渊。希望安元林进入天雄军或者侍卫亲军。可是弟弟张铭海突然卸任,完全没有和她这个姐姐打招呼,这让她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五月二十五日,崔宁政夫妻请刘愔夫妻来家中,刘愔对于崔宁政夫妻突然邀请,是多少有些意外的。

    礼毕后,小心谨慎的刘愔先开口了,说:“相国、夫人,找属下何事吩咐啊。”

    马宪英:“刘愔,你今年有六十了吧。”

    刘愔:“是的,臣今年六十。”

    崔宁政:“小我一岁,我们都差不多。”

    马宪英:“你成为参知政事也十几年了吧。”

    刘愔:“是的,兴宁四十四年,臣被先晋公、晋公提拔为参知政事。”

    崔宁政:“已经快二十年了,让你做我们的副手,也是委屈你了啊。”

    刘愔已经听出意思了,说:“相国是崔太师之子,晋公的姐夫,能给您做副手,也是我的荣幸啊。”

    马宪英:“还是你能干啊,好了,不说了,来,入席吧。”

    之后的酒桌上,也就没什么正经话了,无外乎是些拉家常。

    刘愔、李紹菱回府后,李紹菱就问刘愔,崔宁政夫妻请他们吃饭的意思,刘愔则不说,李紹菱:“你不说我也知道,他们要推荐你。”

    刘愔:“小声一些,这是你我该管的吗。我能有今天,已经知足了。”

    李紹菱:“这是好事啊。”

    刘愔:“凡事都要泰然处之。”

    李紹菱自小就觉得大哥稳重,没想到刘愔比大哥更稳重。

    六月初的时候,崔宁政向马宪永、马宪英则向马宪永、张铭静都暗示让刘愔接班,马宪永内心不是不认可刘愔,而是不想让张铭海刚卸任,崔宁政就卸任,这样会给外面以不好的印象。马宪永就和张铭静商议。

    马宪永:“姐姐和宁政,都想让刘愔接班,你觉得呢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