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FE电动方程式-第2/5页



    小爱:“当然有,除了经过一段特定区域有一次增加功率的机会以外还有一种增加功率的方法,就是观众投票,投票最多的前5位赛车可以获得一个增加50kw的机会,持续5秒,这里我简称位FB模式。”

    张伟:“这不就影响了公平性吗,如果某个车手粉丝很多那不是有很大概率获得这个FB模式。”

    小爱:“所以这个也是让人最争议的一个规则,也是大多数车迷不喜欢FE的原因之一。”

    “FE对车子的限制除了最高功率以外,变速箱齿比,总电量也是有限制的,目的是考验车企对电机技术,电量回收技术,和车手的电量管理能力的考验。”

    “在最高功率和变速箱齿比都限制的情况下,想要让车子更快,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电机的转速,但是转速一高耗电量就会增加,续航就会有问题,这就要牵扯到FE的正赛规则了。”

    “FE的正赛规则比较特殊,是采用45+1的模式,意思就是从比赛开始需要跑45分钟,45分钟过后再加一圈,以最后一圈的时间为最终成绩。”

    “FE算得上是电动车里最高规格的比赛,能够在赛场上用到的部件都是各车企顶尖的了,大家都是最顶尖的情况下其实差异是很小的。”

    “无论是电机的能耗比,还是电能回收效率,电池的重量基本都差不多,所以这个45分钟都是经过计算的。”

    “45分钟过后赛车的基本电量都不足百分之10,而最后一圈是全力冲刺的时候,大部分车甚至还没到终点就没电了,甚至有时候第一名的车因为在终点前十几米没电,然后被第二名反超的案列。”

    “所以这时候续航非常关键,影响到续航的就是电能回收技术了,回收效率越高,最后剩下的电量就越多,相应的续航也就越长。”

    “当然车手对电量管理的技术也很关键,什么时候利用刹车来回收电量,什么时候该调多少的电能回收比例,比例越高回收电量就越多,但是车速也相应的会变慢,再次提速也需要额外的电能,搞不好回收的还赶不上加速的。”

    张伟:“所以这个FE实际上主要比的还是续航咯,那个45+1模式我不是很理解,那如果我在原地不动等45分钟,然后再跑最后一圈不就不担心电量可以全程全功率输出了吗?”

    小爱:“这么明显的BUG主办方当然也是考虑到的,这个45分钟内其实有3个条件要满足,第一就是需要完成2次攻击模式,这一条就决定了不能再原地等45分钟。”

    张伟:“那我如果完成2次攻击模式然后在原地等到45分钟呢?”

    小爱:“这就要满足第二个条件了,不能消极比赛,如果你停下来等,裁判就会认为你的车出了故障,然后会出动安全车把你推下场,你就失去比赛资格了,如果故意降低速度,裁判会认为你消极比赛罚你出局。”

    张伟:“那我如果计算好在最后面,少跑一圈,等45分钟时间到后,正好在起点位置,那我不就从最后一个变成第一个了,我只需要跑完最后一圈就行了?而且因为我少跑了一圈电力充足,还可以全力冲刺。”

    小爱:“你想得美,还有最后一个条件,就是最后一圈需要以头车为准,头车的标准除了在最前面还要算圈数的,人家跑了45圈,你跑了44圈,就算你45分钟的时候在头车前面也不能算头车。”

    张伟稍微思索了一下后说道:“这个规则妙啊,既不能跑太快,因为太快电量可能不够坚持45分钟,也不能跑太慢,因为落后头车一圈即使坚持到45分钟再跑一圈也没用,必须紧跟头车的总圈数。”

    一个星期过后小爱告诉张伟属于他们的FE赛车已经制造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