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人生-第4/4页



    乾隆曾写道“昔年参近御之班,曾资悔迪;此日侍升仙之驾,如奉生存。”

    这是他写给富察皇后的祭告。

    他说令妃是皇后一手教导的,死后也让她们葬一起,以便服侍皇后。

    在富察死后,他曾在一首怀念诗里评价令妃: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

    看着令嫔,就好像富察皇后陪在身边。

    他还记录“喜顾荏苒岁更新旧,遂侵寻病入膏盲。”意指令嫔生病也强忍着,懂事谦逊,与皇后略微相似。

    不难看出,她能跳出底层,步步高升,确实有些智慧。

    一因懂依仗。

    乾隆本就爱富察氏,百年后的我们能看出,朝夕相处的妃子们看得更透彻。

    她便学着皇后的模样,该谦卑时谦卑,该节俭时节俭,还怕得不到皇帝青睐?

    二因能忍。

    她生病了也强忍着不说,让皇帝有了敬意。

    乾隆给她取名“令”。

    这是一个很珍贵的字。

    满文是“mergen”,意思为聪明、睿智的。

    《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有着美好的意思。

    从封号得以看出,乾隆对这位包衣出身的女子,很是看重。

    她是为乾隆生育最多的妃子,也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女人。

    没地位没后台,要是没点手段,怕也活不到最后。

    纵观清史,那些年她一直在晋升,而她上面的妃子,却没有几个好过的。

    高贵妃死了。

    富察皇后死了。

    纯惠皇贵妃死了。

    辉发那拉氏也死了。

    只有她,熬到了最后。还培养出了个帝王。

    幸运吗?

    在这紫禁城里,她接连失去了几个儿子,却得不到帝王半分怜悯。

    荣耀吗?

    从包衣一步步走到权力巅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人知道她到底使过多少劲,留了多少泪。

    我不知道这是否荣耀,我只觉得,深宫之中的女人,没有一个不可怜。

    斗一生,幽闭一生,到头来,不过一声空叹息。

    真实的令妃不是魏璎珞。

    她没有她的大胆和无畏,也没有她的幸运和筹谋。

    更不是《如懿传》里的魏嬿婉。她没有她的心狠手辣,工于心计。

    她只是个无势妃子,若走错,便步步惊心。

    身在后宫,要想明哲保身、富贵荣华,你还得留命承受。

    其实,后宫里的女人,又有几个真想走上权力之巅?

    她们渴求的,不过是一份妥帖丰盈的爱罢了。

    紫禁城的夜太黑,宫墙之内太凄凉,她们渴望一盏温润的灯,一盆雪日的火,一个暖心纯良的男子,相伴白头,简单真实。

    但是,她们被迫卷入一生的争斗,战战兢兢,至死方休。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拥有黄金翡翠凤冠如意有何用!

    拥有后宫权力又有何用!

    她到底都是一个不被爱的女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