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人生-第3/4页
这期间,她怀上了十六阿哥。
很多说乾隆对她是真爱,子嗣不断,恩宠连绵。
我看并非。
有一次乾隆让她陪自己吃饭,从圆明园到石槽行宫,很远的距离。现代步行要一个多钟头,更何况是那时候。
她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晃悠悠跑过去。乾隆从未体谅过孕妇的感受,要她那么远来陪自己,就不怕她生在半路,有危险吗?
当初富察皇后可不是这样。
按清朝宫规,一般元宵节要去圆明园度过,因那时富察皇后有孕,乾隆怕伤了她,便不去了。
令贵妃与富察皇后相比,还是差了点。
这个孩子陪母亲东奔西走,生下没多久,不幸夭折了。
乾隆没有赐名号。
历史给他的称号是:十六阿哥。
又一个儿子去世,乾隆依旧没有半点哀伤。
令贵妃也许看透了。
她越发期待权势。
据野史记载,令贵妃为了更上一层楼,背地里使了好大的力气。
辉发那拉氏任皇后期间,正处更年期。脾气很暴躁。
令贵妃就利用这一点,在太后和皇帝面前,挑唆皇后的不是,希望皇帝封她为皇贵妃。
但皇贵妃册文上却写着:咨尔令贵妃魏氏、早侍深宫。夙娴懿范。只事小心。
说她处事很小心。
如此说来,她又怎么会鲁莽到逼迫皇帝册封呢。
事实是,她确实被册封了。
还生了皇十七子永璘。
令皇贵妃对小儿子极其宠爱,乾隆却对她爱的孩子深恶痛疾。
《啸亭杂录》记载,十七阿哥被“纯帝深恶之”。
他把其他儿子都封为亲王,唯独给永璘封了个贝勒。
明显是歧视。
对于这些,令皇贵妃只能看着,不曾干预。
或者说,她干预也没用。
辉发那拉氏就是个例子,落得半死不活的下场。
有了前车之鉴,她虽权势越来越大,但处事依旧小心,从无逾越。
也不干政。
当皇贵妃这几年,她过得还算是顺风顺水。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波澜,便是皇后辉发那拉氏去世了。
这对于令皇贵妃来说,也算是大喜事。
唯一潜在的危险走了,她活得更自由了。
不过,她也终是老了。
十五阿哥被秘密立储。
她在世期间,管理后宫,虽没有对手了,但从未真正踏上后位。
死后还是沾儿子的光,才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
等了30年。
追封时太庙祭文都拟好了,乾隆嫌弃太麻烦,免掉了。
可谕旨明明写的“嗣皇帝生母,恩旨册赠”。应该要祭拜的。
或许帝王终究还是不够爱吧。
不过,对于同辈妃嫔来说,她成了笑到最后的女人。
但人们都想问一个问题:令妃不过一介宫女,她凭什么走到了最后呢?
这里值得深究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