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皇后能辅佐好皇帝,成为皇帝的贤内助呢,本文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十大堪称贤内助的皇后。
一、汉光武帝光烈皇后阴丽华
光烈皇后阴丽华(5-64年),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57年)的结发妻子、第二任皇后。更始元年(23年)六月,与刘秀结为夫妻。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废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即汉明帝)即位,尊他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废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他在诏书中说道:“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阴丽华当上皇后之后,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她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与刘秀的婚姻美满幸福,天下都称她为贤后,被誉为“史上最称职的皇后”。
二、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636年),名不详,小字观音婢,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的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武德元年(618年)册封秦王妃。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渊将皇位让给了他,长孙氏也因此被册封为皇后。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重去世,享年36岁。他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包括幼子李治,即唐高宗)。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代显赫的贵族世家,聪明贤惠,知书善文,熟读经史,是一个有见解、识大体、宽厚仁慈的女性。武德末年,长孙氏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在后位时,她时常借古喻今劝谏皇帝,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的美名;她性情不好奢靡,不允许自己的同母兄长孙无忌为宰执;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宫中无人不爱戴,后宫无乱事。
长孙皇后是皇帝的辅政良佐,是忠直大臣的保护伞,是后世皇后的标杆。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她是一个偏好奇特珍贵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个自信且略带自负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挚爱一生的妻子,他们的伉俪情深足以让后人感动。长孙皇后在后人的心目中是皇后的楷模,她和李世民是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
三、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1332-1382年),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的结发之妻。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大脚马皇后”。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51岁。
马皇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贤后。
四、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燕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