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里烽火(中)-第3/4页





    当时唐高祖派张瑾兵驻石岭,李高迁兵驻大谷,李二兵驻蒲州道。起初,唐高祖对突厥用平等国礼。此时愤怒说:“以前我因天下未定,厚待突厥为纾患。现他背约,我定要歼灭他,决不姑息。”

    于是命有司将,给突厥的书信全改为诏或敕。张瑾还未到达驻地,突厥兵已越过石岭,既而围并州,攻灵州,转而侵扰潞、沁二州。李靖率兵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瑰驻太行。张瑾在大谷迎战兵败,中书侍郎温彦博陷于突厥手中;郓州都督张德政战死。

    接着突厥攻广武,败于任城王李道宗之手。突厥欲谷设掳掠绥州后,请和而去。突厥兵又打败并州几县,进入兰、鄯、彭州等地。有时小胜,但不能尽制。不久,又侵犯原州,折威将军杨屯将他击败,且发兵屯守大谷。

    武德九年(626年),颉利可汗攻打原、灵,包围凉州,进而侵犯泾、原,李靖在灵州与之交战,从白天打到晚上,突厥兵乃退。

    又去侵犯西会州,包围乌城,徘徊陇、渭之间,平道将军在秦州与之一战,斩杀突厥一名特勒,三名大将,俘虏一千人。

    突厥一般都是打赢就再深入,吃败仗就请和,不以为耻。这也是颉利可汗有恃无恐的原因。

    同年七月,颉利可汗亲自率十万人马,袭击武功,唐朝京师戒严。颉利可汗兵攻高陵,尉迟敬德在泾阳迎战,擒获俟斤乌没啜,杀死一千多人。

    颉利可汗派谋臣执失思力入朝来窥测虚实,夸耀说:“二位可汗有百万大军,现在已来。”已经成为唐朝皇帝的太宗李二言之:“我与可汗曾当面约和,你今日负约。当初义军入京,你父子都跟在我手下,馈赠你们的玉帛多得不可计数。现在竟然敢派兵入我京畿,还自夸强盛。今天我先杀死你。”执失思力害怕而请罪。

    (史料摘自新唐史,武德鋲要)

    而今,颉利可汗再次带兵来犯,关键是有这带路党罗艺。罗艺原是湖北襄阳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罗荣,曾在隋朝担任监门将军,因此举家迁往陕西泾阳。

    罗艺这个人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有些狡猾,同时他习练武艺,“勇于攻战,善射”。在隋炀帝统治时期,罗艺因立下战功,被封为虎贲郎将,驻守涿郡。当时,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局势混乱不堪,涿郡也经常遭到袭扰。

    涿郡的留守官员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人都不敢出兵,只有罗艺领兵出战,且屡建战功,因此罗艺的声望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罗艺打算作乱,他以言语激怒麾下的军队,然后,利用郡丞出迎的机会,将其生擒。之后,罗艺“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通过这种手段来收买人心。至此罗艺自称幽州总管,统领幽、营二州,成为一方的割据势力。

    罗艺虽然占据一方,但他非常聪明,既没有称王称帝,也没有接受宇文化及、高开道等人的拉拢,而是坐山观虎斗,静观时局的变化。

    武德二年(619年),罗艺发现唐朝必将统一天下,于是派人向李渊称臣,“奉表以地归”。对此,李渊非常高兴,当即下旨,加封罗艺为燕郡王,同时赐姓李氏,将其“户口”列入皇室属籍之中。

    当时,唐朝仍然进行着统一战争,在这个过程中,罗艺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他派兵支援唐朝的作战,参加了平定窦建德、刘黑闼的战役。

    武德五年(622年),罗艺前往长安朝见,受到了唐高祖的热烈欢迎,“帝厚礼之,拜左翊卫大将军”。

    当时,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开始恶化,不断袭扰唐朝边境,于是李渊想利用罗艺震慑突厥,“诏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