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技-第5/7页





    果然,酒行开业后,生意十分兴隆。张振勋是个有心人,在待顾客时很注意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结交各方面的朋友。

    连当地的最高长官、荷兰人亨利都成了他的朋友。后来,在进行城酒税和典当捐务承办权的投标竞争时,张振勋得到亨利的助,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承办酒税和典当捐务,利润很,张振勋的财富也就与日俱增。同时,他又通过亨利的关系,把这种业务逐渐扩大到其它城市和别的商品中。短短几年中,张振勋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富翁。

    但是,张振勋并不满足,他一直在寻找更有前途的发展方。1866年,新的创业机会降临了。当地政府为了开发附近的岛,号召华侨投资进行垦殖。张振勋认为,南洋的岛屿土地肥,气候适宜,开发的前景一定会好,这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于是他亲自前往同为荷兰殖民地的葛罗巴埠,创办了一个裕垦殖公司。公司雇佣了一批华侨工人,开垦出一片荒地,种植啡、椰子、茶叶等经济作物,并在田间套种杂粮。经过几年的力,原先的丛林沼泽变成了肥沃的田园。他的收入也随之不增加。

    之后,张振勋又去苏门答腊经营垦荒事业,开办了亚齐垦殖司,先后办起了橡胶园、茶园、鱼池和银行,成为资财累累的“苏岛富翁”。

    1891年夏天,应清政府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邀请,张振勋山东烟台商议投资事宜。在谈话中,张振勋提起一件旧事:10多年前他曾与一位法国领事同桌就餐,这位法国领事说到,中国津、烟台一带气候环境都适宜葡萄生长,用那里的葡萄可以酿出优质葡萄酒。如今到了烟台,他很想实地考察一下葡萄生的情况。巧的是盛宣怀也早有这个想法,认为烟台一带葡萄产丰富,售价低廉,很适合建葡萄酒厂。两人可谓不谋而合!

    1894年9月,张振勋筹办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得到了政府正式批准,并获得了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的15年专利和免税3年的政策优待。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同也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一家新式酿酒公司。

    张振勋迈开了走向酿酒大王之路的第一步。他曾经经营过行,对于各国名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又经营过垦殖公司,对于原料基地葡萄园的生产管理心中有数,这些都是他开办酿公司的有利条件。然而,对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他却完是外行。一开始,他请人从中国古籍记载中寻找有关资料,打自己试验。然而,我国的酿酒业虽然源远流长,但始终以粮食为主,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张振勋不得不寄希望外国酿酒师。1892年春天,张振勋以重金聘请英国有名的酿师俄磷来烟台,两人合作得比较愉快。可惜两年以后,俄磷因拔牙而突然身亡。正值酒厂筹建的紧要关头,张振勋只得急再请新的酿酒师。有人推荐了荷兰人雷德弗。张振勋让雷德开始试酿葡萄酒,自己又回到新加坡去处理南洋的事务。不,雷德弗带着试制的酒样,到新加坡来向张振勋报喜,开口就吹自己的酒酿得如何如何好。可是张振勋把酒样拿到当地的家酿酒公司化验,结果却使他大失所望。化验师对他说:“从验结果看,贵国的葡萄质量非常好,但你们的酿造技术实在不,可能你的酿酒师根本不懂得酿酒!”张振勋这才知道,雷德弗来是个骗子,便把他赶走了。

    不久,友人帮他从奥地利聘请了一位名叫哇务的酿酒师。

    张振勋接受了教训,亲自陪这位酿酒师来到烟台,并对他进行了真的观察和考验,相信哇务不但酿酒技术精湛,而且为人忠诚实,这才把大局托付给他。

    可是,哇务因为年事已高,且又体弱多病,只工作了很短一时期,就感到自己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实在力不从心,提出辞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