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偭规错矩



    从洛京出发二十九日后,鹤驾顺利抵达平朔。平朔繁华程度远不及洛京或黍阳,郡邑正中有一座奎娄宫,与黍阳的北宸宫类似,是由神武帝镇守河西时的征西将军官署改建而来,重揆在平朔如在黍阳时一样留宿于奎娄宫。

    “臣河西九郡大都督、平朔尹、奎娄宫监、镇西将军、宁边卫大将军、高丘县公元英拜见太孙殿下!”

    河西大都督元英率平朔文武官员在平朔东门外恭候重揆,尔后引导重揆入城。都督府中统郡多、辖域广、防务重者可升格为大都督府,国朝设有四处大都督府,通常以宗室出镇或遥领,河西大都督府即是其中之一。元英是宗正卿、汝阳郡王元诩长子,当今至尊堂侄,名副其实的元氏宗亲,他体态略显丰腴,下巴圆润、眉眼细长,十足富贵相。

    元英通身紫色襕袍,腰悬黄金鱼袋,在革辂前恭敬引导,将重揆带至平朔宗庙。平朔与洛京一样,遵照左祖右社的原则在城内设置宗庙、社稷。平朔宗庙位于奎娄宫东侧,与洛京太庙不同,只设有神武帝一位神主。重揆步入宗庙,耳目所见依旧是樽坫罍篚、笾豆簋簠,口鼻所闻依旧是五齐三酒、牛羊牺牲,血腥味与酒香同样令他眩晕,照本宣科般完成告庙后怱怱赶往奎娄宫。

    奎娄宫正殿前,一千余披甲卫士分列四阵,挎刀横槊、持盾挟弓,威风凛凛。披甲卫士最前列站有四人,皆头戴鹖冠、着两裆褶袴服。元英介绍道:“禀殿下,臣属下四镇都尉率麾下勇锐前来宿卫,即是面前四人——临戎都尉罗楷、广渠都尉岳崇、温池都尉虞五奇、鸣沙都尉密速渊盖。臣属下另有七镇都尉驻地偏远,臣未召来。”

    四名都尉中前三人皆是八姓九公小宗子弟,最后一位密速渊盖则出身瀚海密速部,其父于崇安四年率部众内附,神武帝特设鸣沙镇安置密速部,密速渊盖父子因此承袭都尉一职。

    “有劳众将士!”

    重揆先向众卫士拱手行礼,四名都尉连同一千余披甲卫士下拜叩首向太孙殿下回礼,正殿前响起一阵甲胄摩擦之声。待众人起身,重揆已不见踪影,隐入宫阙深处安享清闲去了。

    平朔城地处河南岸长河,夹于两道大河曲之间,元英已预命平朔驻军在长河上搭建三座浮桥供北巡大军渡河。为了跨越千里草原,北巡大军在平朔征调了不少辎重,陆璋下令全军休整五日以养精蓄锐,并特许官属、兵匠自由入城采买。

    “殿下想去宫外转转吗?”

    平朔城池狭促,奎娄宫紧挨市井集市,叫卖、喧闹之声时常传入宫内。宫墙外热闹纷繁,听得重揆心猿意马,幼禾也是喜好热闹,当下挑动起主君。

    重揆想到陆璋、韦贤都在城外忙着调度物资,无人盯着自己,顿时忘了那日畋猎时的惊惶,心思再度游缰。陆桓与苏烈此前所受杖伤好了不少,重揆悄悄叫上他二人,依幼禾的主意换上便服出宫,又带上了熟悉边地民风的嬴由基。五人皆戴毡帽、着缺胯袍,幼禾特意改扮男装,盘起长发用毡帽包住。

    五人出宫后未行几步就到了城中集市,那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许多瀚海部民在此开设店肆,贩卖皮货、马匹、角弓等瀚海特产。中州百姓来此交易大多带着绢帛粟麦以物易物,极少有用到铜钱,毕竟瀚海险远广阔,商贸不盛,绢帛粟麦比铜钱实用得多,瀚海部民更愿收受实物。集市占地不大,拥挤异常,大小商肆少说有上百家,北巡大军中的小吏工匠也在此交易,他们从洛京带来杯盏、铜镜、胭脂一类在瀚海紧俏的小物什,换取些皮货补贴家用。重揆见此处有许多随驾小吏售卖货品,为避人耳目让嬴由基带他们另寻一处地方。嬴由基领着重揆等人出了集市,绕至一条背巷,可见十来家饭庄、茶肆,还有三、四座马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