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进门倾盖交4方 巧入亭陈孟识刀法-第3/4页



“姓甚名甚?”

“姓陈名孟。”

“陈孟,永州人,”那长老笑着点点头,“永州陈家,怪不得没见过杀猪刀。你这身打扮可不像陈家人啊。”

“弟子认为,江湖之人自要有江湖打扮。”陈孟现学现卖,张文怎么教他的他怎么说,反正横竖自己不吃亏。

两位长老一听就笑了:“哟,这话谁教你的?”

“额,弟子的启蒙恩师说的。”陈孟心知瞒不过去,干脆说了实话。

“以后再学别人说话,别再自作聪明说什么弟子认为了,懂吗?”

“弟子知错。”

“算不上错,玩笑而已。永州陈家不愧是名门啊,家学真好。”

“长老谬赞了。”

“我又没夸你。罢了,今天也没什么事,让你见识见识,啥叫刀法。”

那长老言罢,手腕一翻,不知何时手里多了一把镶玉的金背雁翅刀,在空中舞动起来。这长老黑髯飘飘,一身雪白的长袍无风而动,煞是好看。陈孟也不知这刀法是什么名堂,只是感觉那柄长刀舞起来,似有力可开山之势,刀刃迎风,恍若能斩断世间一切。半晌,那长老舞完,收刀到身后,向西方微微鞠躬,抬头问道:“小子,如何?”

“与剑法大不相同。”

那长髯长老捋捋胡须:“废话!所谓刀剑本同源,但刀与剑之间可差着十万八千里。剑家七法,挑刺穿劈斩挡断,样样都有说法,但刀家就没这么多讲究,刀为单刃,功法单一,横劈竖劈而已。但刀家重精巧,所求者,快准狂三字。刀法不难,这快准狂三字难于通天,许多人终其一生悟不到这三字精髓。”

“此三字何解?”陈孟低着头,小心翼翼的问。

“我也不知。我这刀法不过是曾经走江湖侥幸救下一位刀客,他无以为报,传了我这套刀法。这么多年也没专心钻研,现在徒有其型而已。刀法现在江湖上,除了草莽流寇,怕是真找不到什么人用了。”

“草莽流寇之徒,他们所用的,也不能叫刀,胡砍而已。”另一位长老端着茶杯徐徐道。

“也是。书上有说,古修士习刀之人,一力可破万法,一人可抵千万人,此话固然夸张,可惜今天刀法是一点都见不到了。”那长老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执刀背于身后,仰面向西,叹息良久:“藏经阁里刀法倒是有不少,都是些不能再残的帖子,德正道馆的真正完整的刀法就这一部,你想学吗?”

“弟子......”陈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支支吾吾,“弟子还未请教师傅名讳。”

“我姓蒋,名义龙,德正道馆武部刀亭亭长。”长髯长老笑道,“这位就是当今的红人,德正道馆武部剑亭亭长,刘潇刘大长老。”

陈孟赶忙跪下:“弟子见过两位长老。”

“起来吧。”刘潇笑着向陈孟挥挥手,“德正道馆学刀的人几十年了没有一个,今天你难得进了刀亭的院子,也是难得有此缘分。这样吧,我做个主,这刀法,蒋长老就传给陈家公子。陈公子,人在江湖,多学一术总强过少学一术。过几日开馆,你还是到我那里学剑法,所谓刀剑本同源,一开始并学两艺也没什么不可。等到将来真要往深里练了,再定夺学刀还是学剑,如何?”

“一切遵从刘长老安排。”陈孟也想的是少一术不如多一术,再者,刚才那套刀法自己确实有点喜欢,不学白不学,干脆就答应下来。

“蒋长老,您看,好歹也让您那朋友的刀法有个传承。”

“也罢,传给陈家公子,也不吃什么亏。”

“二位前辈可别叫陈家公子了,陈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弟子,二位长老可折煞我了。”

“谦虚好学,这代学生真不输你我当年。”刘潇依旧端着茶杯笑着,“陈孟,你腰间的剑,拿给我看看。”

陈孟恭恭敬敬的把剑呈上,刘潇拔开,端详良久,笑容更灿烂了:“这等玉头剑,当今真的少见了。陈孟,这剑是你家人传给你的?”

“我父亲传与我的。”

“既是家传之物,那可万要收好。”刘潇笑着把剑还给陈孟,“也罢,过几天新来的学生要去精铁房领剑,你有此剑,就不用去了。”

“刘长老这话说的,他有剑可没有刀啊。”蒋义龙把自己那把刀拿在手里擦拭良久,仔细收起,“究竟精铁房也打不出什么好用的刀来,这样吧,陈孟,你随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