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考察工业区-第2/3页





    两斤肉当礼品,双方介绍寒暄一会儿,杨峥请他们家老中小三个女人帮着缝制被褥衣服,事后给200文手工费。

    男人是体面人,又不好拒绝,妻子和母亲倒是答应的快,200文可是不少钱呢,无奈只能答应。

    三个女人都是女工高手,速度飞快,针脚密实,两天半做好,杨峥又给他俩孩子买了糖葫芦和糖人,两家人初步相处的其乐融融。

    被褥做好,杨峥和李大志从客栈搬回来,买条狗崽子,十五只鸡崽子养着,给家里增加生气,厨房开火做饭,算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扎根生存下来了。

    早上六点多,李大志又把爱睡懒觉的杨峥喊醒。

    “哥,咱现在吃住都解决了,该出去找活干了。俺跟俺爹学过十来年,想找掌柜或账房的活,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杨峥算算剩下的钱,碎银子加铜钱只有八钱多了,大概只够两个人极简单地生活一个月,是该赚钱了。

    通过与邻居周德恩交谈,杨峥知道在南京一个掌柜或账房的月薪在三两银子以上,普通伙计的月薪只有一两上下,还要看工龄,学徒基本没有工资,只有少量零花钱。

    李大志家里开了上百年杂货铺,读过两三年书,和父亲爷爷学过不少开店知识,有能力当掌柜或账房先生。

    但年纪太小,又是外地人,本地东家对他不知根底,可能不敢用,与人交流也不方便,成功应聘的概率不大。

    再说是自己小弟,哪儿有让小弟离开自己单干的?要找工作也得一起啊。

    “嗯,是该赚钱了,不过咱是外地人,你找到掌柜或账房的几率不大,还不如跟着哥混,哥带你早晚闯出一片天地!”

    李大志问道:“那哥,你想好做啥了吗?”

    杨峥稍微一想就知道自己大概要做什么了,机械专业的,必须得对得起学费,用超出近四百年的机械知识赚钱!

    第一步先解决生存生活问题,第二步积累财富,以后看看有没有可能闯出一番成就。

    “放心,哥早就想好了,等会儿跟我出去,带你赚几笔快钱。手里不握着十几两银子,哥这心里也发慌啊。”

    “做啥能来快钱?抢劫吗?”李大志问道。

    “抢你个嘚!”

    明朝因为实行民户匠户商户军户等户籍制度,渐渐演变成城内城外同一种户籍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条街,一个村,一片区域全是做一种行业的聚集区。

    所以工业区很好找,到地方后,杨峥看着眼前一片又一片的作坊不由无语,这明代工业也太落后了吧?甚至连工业都称不上。

    每家工坊占地颇大,用围墙围起来,围墙内只有少数房子,大多盖的工棚,工棚靠立柱支撑房梁,覆盖瓦片,没有墙,四面漏风。

    有烧瓷的,烧砖的,酿酒的,榨油的,木材厂,家具厂,铁匠铺,纺纱织布工坊等等各种工坊,门类齐全。

    甚至还有打造火铳和铸造火炮的工坊!

    李大志不解的问:“哥,咱来窑厂干啥?”

    杨峥自信道:“大志啊,若我入烧瓷这行,绝对能成为烧瓷界开宗立派的祖师爷,你信不信?”

    李大志有点嘲笑地道:“嘿嘿,那感情好,明儿俺把你供起来,天天烧香!”

    “臭小子,还不信?”

    杨峥没好气地打了他一下,继续向酿酒作坊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