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考察工业区



    房东打开锁,一栋近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映入眼前。

    砖瓦房,不新不旧,还很结实,所有木材皆用的好木料。

    大门在南墙正中,进门是四米多深,八米多宽的院子,一眼可以看到双开门的客厅,左右各一间卧室。

    东边一间小小的厨房,厨房和主屋之间有房顶相连,构成一个没有门的小小柴房。

    西边一间简陋的小小茅房,用木制坐便器和便桶上厕所。

    客厅二十平方米左右,两侧卧室各十四五平方米,稍小。

    家里桌椅板凳床柜齐全,米缸水缸水桶扁担捣米石等必用生活用品齐全,其它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有的有,有的没有。

    卧室没有被褥,厨房有个柴火灶,没有锅碗瓢盆,被之前的租客带走了,毕竟这些属于珍贵的财产,衣服被褥和铁锅不便宜呢。

    左右都有邻居,门前巷道,后面也就是北面还有一排背南面北的房子,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比较整齐。

    这栋房子属于鼓楼区,离市中心不远,在平安里坊内,离坊外大街只有一百多米,坊内巷道四米多宽,交通方便。

    一栋房子挨着一栋房子,大多为砖瓦房,整齐有序,周围住户应该不差钱,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居住区。

    这栋房子挺好的,杨峥看上了,房东见杨峥是读书人,气质上佳,也乐意出租。

    与房东讨价还价一番,以每月二钱一分银子租下,每月付即可,付钱,租赁牙行三方签契约,管理这一片的里长做见证,成功租下。

    另租方与赁方各付给牙行80文钱,以后有哪方存在欺骗、毁约、损坏赔偿等纠纷,由牙行担保兜底和协调,担责任的。

    “大哥,咱去买锅碗瓢盆吧,外面吃一顿得二三十文钱,咱自己做只要几文钱,长久打算下来更划算。”李大志一边打扫一边为新家计划。

    杨峥也在打扫卫生,笑着道:“不急,今天先把卫生打扫好,买两床被褥,两件衣服。”

    李大志提醒道:“大哥,被褥衣服可没地买去,除非地主员外穿的绫罗绸缎才有人做来卖,咱小民只能买布和棉花自己做……”

    杨峥:……

    连卖被褥衣服的都没有,活该大明朝这么落后!

    打扫好卫生,吃午饭,无奈之下杨峥只能买布匹棉花。

    上街一看,一匹染好色的较好棉布宽幅只有0.8米,长幅四丈13米多长,要230文,几种花色颜色共买五匹多,做两床被褥床单枕头和四套衣服。

    十斤棉花170文,共买24斤,另外买一套针头线脑,两斤肉。

    饭店一盘蔬菜六七文,一盘肉菜十二文。

    由此可见明末只有吃的和穿的很贵,其它方面的物价非常便宜。

    碗盆碟在房东店铺里买,锅在附近买两口,一口290文,今天一共花了2600多文,居家不易啊!

    在家等了一会儿,隔壁的隔壁家男人下班回来了,杨峥和李大志去拜访。

    这家也是租住房,面积比杨峥家还小,一家六口挤在七八十平方的小房子里。

    男人三十多岁,叫周德恩,做账房工作,上有二老,下有一双儿女,男人还总逛秦淮河,日子过的比较紧。

    这时代男女大防比较严重,礼数很周全,哪怕小门小户,人家男人不在家,不熟悉的陌生人也不能随便拜访,得趁男人在家时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