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全是伏笔



“我想解释一下那件误会。

当时天晚,我其实没看清那个人影,但我感觉到身边经过一阵风,并不是身前,只是身边。我正在巷口,背后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我及时回头也没看清他的样子,尤其他戴了一顶鸭舌帽。

可能那人当时慌张,或不愿节外生枝,或完全无心管我,我现在想起还会时常后怕,如果他在经过我身边时顺手捅我一刀,那简直不敢想象。

后来我报警,警察到家的时候,好像路灯刚刚亮起十分钟,他们询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自行离去。”

“这是他的翻供吗?”不及我再念后文,李先生打断了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不过他依然很有礼貌地等我念完了那段句子。

我们正相对而坐,两人身前隔着一张木桌,桌面有些刻字划痕,但字迹已经分辨不出来。他养的猫趴在壁炉旁,李先生手指轻敲着板凳扶手,看上去正望着它发呆。

“对,他昨天突然打来电话说有新的证词,我们连夜问出了许多新东西。”

“那就是说,他一开始隐瞒了很多事情,现在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全盘托出。”李先生扶了扶他的无框眼镜,因长期熬夜而微微泛黄的眼球转动,最后看向了我手上的那沓纸。

我察觉到他的目光,起身把他的证词双手递去,然后有什么东西就从身后穿透了我,失去意识前,我听到一声枪响,看见李先生面容惊恐朝我跑来的样子,还有在我眼前迅速放大的,木桌上的刻痕。

这就是我记忆里,上次清醒时经历过的事,而现在我正躺在医院,眼前只有陌生的天花板。

再次睁眼已经是晚上,天黑了,病房灯也关着,只剩走廊里还有微弱灯光,手术后的剧痛让我无比清醒,我举起右手按响了床头的服务铃。护士很快就来了,她面容姣好,但我现在无力欣赏,只是向她要了水和止痛药。

我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找到了我的手机,给王科长发去了一条短信,告知他我已经醒了,接着又看了看日期,距离我上次探访李先生,已经过去了三天。

一夜无书,次日天明。

第二天中午,王科长和李先生搬了两把椅子,坐在我的床边,我能听见他们在轻声对谈,并没打扰我。他们好像很相熟,王科长居然会主动开玩笑,逗得李先生呵呵笑。

然后我的“偷听计划”就这么破灭了,因为李先生回敬了一个“绝对零度级”的冷笑话,而我没能憋住......

随着我的暴露,我听见四周突然安静,短暂犹豫了一下,慢慢睁开眼睛,但床边只剩下了王科长。

“李先生觉得你这样的偷听很不礼貌,已经走了。”

我想当时我的眼神一定很失态,我刚想说些什么......

“哒哒!”

李先生在床的另一边出现,带出一声怪叫,吓了我一跳,接着我们三个都开怀大笑。

当李先生再次落座,我也刚喝下一口水,他们看我的眼神复杂,却掩饰的很好,而且看样子,他们都不打算先说些什么。

“那个……你们查到是谁做的了吗?”终于还是我先开口了,虽然他们的眼神透露出了答案,但我还是姑且问出了这个眼下我最关心的问题。

果然,他们对视一眼,王科长回答了我。

“并没有,虽然李先生及时报了警,但等附近的警察赶到,顺着子弹轨迹去相应方位的那幢楼上搜查,时间也过去了。

直到今天,找不到枪手留下的任何痕迹。”

“好吧,那件案子呢,就是证人翻供的那个。”

“我和李先生定好了初步计划,准备后天行动。这几天有情报科的同事全天监视嫌疑人,等我们审完之后再来给你分享。”

“证人为什么翻供查清了吗?”

“没……李先生准备今晚去和他面谈。”

是夜月光如洗,伤口倒不那么疼了,让我有些余力去研究案卷。

那件案子发生在半个月前,五月底的大风吹出一具尸体,巧之又巧,那时监控在检修,所以晚上既没有行人,也没有监控回放,加之尸体被发现在一处老旧小区的垃圾堆。这就导致现场没有人证,也很难取得物证,于是分局的同事称它为大风吹来的尸体。

这种情况显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也就持续到他们接连加大悬赏力度,这时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位证人。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下班后撞破的那桩凶杀案,尽管有些细节与他们目前掌握的线索有些许偏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