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1相-第3/4页



管仲立即整理军队,要保护公子纠向都城进发。然而,骄傲的公子纠认为小白已经死亡,王位非自己莫属,便不再着急,反让管仲为他打造大王乘坐的马车,准备大王所用的一应物件。他要风风光光,气气派派地进入都城。

管仲苦谏,要求快速进兵都城,以免夜长梦多,可公子纠就是不听。无奈,管仲至好遵命。等一些物件都打造完毕,公子纠得意洋洋坐在华丽的马车上,消消遥遥走近都城,突然城门大开,浩浩荡荡拥出一队兵马来。端坐在马上戴着王冠之人,正是小白。

原来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虽然正中他前胸,可他战袍内穿着护心甲,根本没有丝毫受伤。他倒地装死,完全是为了麻痹公子纠。公子纠果然上当。就在公子纠大搞排场之时,小白已经秘密进入都城,做起了国王。

公子纠看到小白,大惊失措,还没回味过来是怎么回事,小白手中宝剑一指,身后大军冲将上来。公子纠所带大军正在懈怠之时,哪里惊得起如此冲击?不得不溃败下去。管仲急忙召集左右亲兵,保护公子纠一路溃逃,败进鲁国以图后进。

小白稳稳坐上了国王的宝座,称为齐桓公。齐桓公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有志将齐国治理成天下最富强的国家,就向鲍叔牙问计。鲍叔牙便极力推荐管仲:“大王,只有管仲才能将我国治理成您所希望的样子。”

大王怒气冲冲地说:“可是,管仲是我敌人。”

鲍叔牙说:“大王若不把他变成朋友,将来有一天,公子纠在鲁国养成气候,那可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了!”

大王还是有些犹豫:“如果管仲愿意归顺,我怎样安排他位置呢?”

“大王挪能拜管仲为相,鲍叔牙愿解甲归田!”

齐桓公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拜他为大将军,率兵攻打鲁国,让鲁国交出公子纠和管仲。鲁国没有善于带兵的奇将,又不听管仲之言,哪里还是鲍叔牙的对手?不到一个月,齐兵已经打到鲁国都城。鲁王为求自保,只好绑了公子纠和管仲交给鲍叔牙,做为齐国退兵条件。

鲍叔牙将公子纠和管仲接进军营,立即斩了公子纠,带着管仲回兵齐国。大兵离都城还有一百里,突然接到圣旨,让大军暂时驻扎,不可再前进一步。鲍叔牙只好遵命就地扎营,正不知什么原因,却见一队兵马迎来,随后红毯铺地,由王宫大门一直铺到军营主寨大门。此时鲍叔牙已知原因,急忙命人将管仲带来。齐桓公也已到达,亲自为管仲松开绳索,然后跪地拜倒在管仲面前:“齐桓公前来拜相!”

身后大臣将相印递给齐桓公。齐桓公双手托印举国头顶,等待管仲接印。管仲一时之间有些懵懂,又有些感动,不知如何是好。

鲍叔牙上前一步:“大王攻打鲁国,其实只为你管仲一人。-鲍叔牙从此解甲归田,望你能全力辅佐我王实现振兴国家之梦想。”

此时,管仲已尽知原因,想到公子纠果然不是可辅佐之人,才有此败。小白能如此礼贤下士,还有什么可求?急忙跪倒在地,接印在手:“大王对臣有如此知遇之恩,臣不敢有半点懈怠!”

齐桓公起身,拉住管仲的手一同坐进大王乘坐的马车,沿着红地毯直进王宫。

管仲成为齐国宰相,然而,却从来不理国政。大王让人将鲍叔牙请进宫来询问原因。鲍叔牙想了想说:“大王,管仲出身贫寒之家,他没有办法让那些名门贵族听从他的命令啊!”

第二天早朝,大王封管仲为上卿。管仲叩头谢恩。可是,一段时间后,管仲还是没有治理国政。大王又将鲍叔牙请来询问原因。

鲍叔牙想了想说:“他太贫穷了,无法让那些富豪之人听从他的命令啊!”

第二天早朝,大王将全国一年的税收赐给管仲。管仲叩头谢恩,可还是不理国政。大王又请来鲍叔牙询问原因。鲍叔牙想了想说:“大王虽然做了古今国王没人做过的礼贤下士,可是,您还是不完全相信管仲啊!这样,他无法控制大王身边的人呀!”

第二天早朝,齐桓公在管仲名号上加了一个“父”字,并且颁发圣旨,要求国人都称管仲为仲父,不得再称其他名字,而且还要凡事先告知仲父,然后再告知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