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写文章-第2/4页
2、农场的产业层次低收入来源有限,支出负担却较重,造成农场资金压力日益增强。
首都市财政与管理区结算方式是不予不取,管理区自负盈亏,由于体制机制上的羁绊,农场的自主经营能力弱化,加上农场的产业层次还比较低,单一经营农业,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现今,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经营田的提留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税收分成,其中经营田的提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3年11月,根据首都发[1993]35号文件精神,在完善和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国营农场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农场内经营的国有土地划分为税改田和经营田,租赁田亩的收取标准各农场自行决定。其中场税改田按人均1.5亩进行分配(独生子女另增加0.5亩),实行无上交承包经营,经营田按215元/亩进行承包租赁经营;大同湖3场管理区经营田的收费标准为种植业170元/亩、水产养殖业185元/亩;另外,责任田、经营田均按20元/亩收取社保挂钩资金,用于支付社保公投部分。自1993年制定标准后,一直按照标准执行。由于经济压力的加大,近年来对于经营田提高租金标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首都市政府以不能增加农民负担为由不准提高经营田利费,而农场财力日渐捉襟见肘,且支出压力也趆来趆大。
由于改革社会职能剥离不彻底,对未能剥离出去的社会职能如公安、法庭、司法、教育等职能,74110农场每年都要补贴工作经费;现役军人优抚费,计划生育独女户奖励政策等由农场自行承担;关于社保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逐年增加,农场社保缴费水平大幅攀升,导致参保农工个人负担过重,农场承担的公投部分日益加大。以大沙湖农场为例:?1997年底,农场现有参加养老保险人员16633人,其中在职8224人(农工5250人,非农工2994人),退休8389人(农工4959人,非农工3430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480人,其中在职1624人,退休2586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5149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270人;企业退休职工80元的大病医疗保险费,享受住院医疗费报销待遇。仅此一项农场每年承担社保公投达1100万元,给农场带来了很重的负担。
3、土地优惠政策过多导致财政收入流失。
近年来,农场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不仅是上级部门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途径。农场在推动该项工作中以土地低价出让作为优惠条件吸引外来企业,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近三年来,低价协议出让土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元;违规减免挂牌出让工业用地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万元;违规减免挂牌出让商业、商住用地土地出让收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万元。虽然近三年管理区出让地块面积、宗数、价格在首都市区县中均属前列,但除去返还的资金后和上交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等后所剩无几,土地出让金收入并没有形成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以74110农场7分场为例,1997年税收分成万元,其中:国税万元,地税万元;消增两税中央返还万元。税收收入仍增长缓慢而1993至1997年为招商引资给9家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中仅土地出让金一项共流失财政收入万元。
4、费用包干的经费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漏洞,损失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
农场均按照“年初预算、费用包干,执行标准,规范报账”的原则,按年度制定的《机关及部门经费管理办法》,内容包含党委领导包干经费、机关内设机构及各职能部门包干经费和公用经费三大类,而在实际操作中内控制度执行不严,财务管理存在缺陷,存在公用经费控制不够细化,前两类常常混同到第三类报销;包干经费的结余资金管理存在漏洞,难免出现干部职工公私不分用票据报销费用领取结余资金的情况;对包干经费管理模式没有实现绩效管理,没有建立各部门及内设机构的经费投入对工作完成度的考评制度。虽然执行了费用包干控制开支规模,但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违反国家政策法规、损失浪费国家资财的问题。如1993年至1997年5月期间存在着以下问题:公款旅游万元,超标准列支招待费万元,超范围发放钱物万元,乱开支元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