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第2/3页



    如此,他若是同一道去上郡,那即便他日后得以封王拜相,人们也会说他是沾了这个老师的,这是韩信不能接的。

    想来他已经打算去投奔刘季了,毕竟別人不知,却知道他和萧何私甚好。

    不会阻拦他投奔刘季,毕竟没有了韩信,刘季够呛能顺利东出,也不好坐山观虎斗了,只是不能他过於念刘季的知遇之恩,至不能越过和他的师徒分。

    【他不是没有良心,】周寧缓声说道,所以后来项羽和刘季同时爭取拉拢他时,他选择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刘季,周寧淡声笑道,【你没见他此时正疚著吗?】

    他有良心,知道恩,所以当能报而不能报时会心生疚,而明知道他不会愿意同一起去上郡,还故意这麽暗示,便是有意要他生出愧疚之心。

    现在他拒绝了,对他的师恩养恩有多重,他心中的愧疚便有多深,那愧疚会如荆棘缠绕著他心脏,越是表现得温和不计较,那荆棘就会收得越近、扎得越深。

    而且,现在已经拒绝了一次,或是愧疚的滋味难,或是出於补偿心理,他很难再拒绝第二次,所以下一次的要求便是过分些,他也是能接的不是吗。

    周寧笑道:“你別心思太重,你一直是让我骄傲的弟子,无论我在哪一,你在哪一。”

    突然被周寧言中心事,韩信眼眶酸、心中酸,掌心的结痂再次被抠破,然而他的囁嚅片刻却还是说不出隨去上郡的话来,老师知他懂他,可他还是想要完完全全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周寧笑了笑,直言了他的心事,又直言他如今的境,“项羽也是天生的將才,你在他手下,不容易出头。”

    同样是前者芒太盛,但项羽和韩信还多了一属相似的问题,老大自己就是的將领,有自己的作战思维,又怎麽会听取采用另一套与他风格不同的战略思维呢。

    所以后来的曹咎经不起对方激將,不顾项羽的命令开城迎敌,导致皋失陷,大量资为汉军所得,也未必没有被项羽的芒制太过的原因。

    曹咎对项羽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但人这一生,除了满足吃穿二事,追求地位、财富、权势外,同样也需要就,需要自我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一般人是由低到高、次第追求,但韩信,他是连吃穿都不能保证时,便求著自我实现,这几乎是他用全部生命力追求的执念了,所以可想而知,这样的他在项羽的芒下过得会有多麽痛苦抑。

    一个“也”字,韩信眼窝一阵酸,他微微低头掩饰自己的绪。

    从两人第一次见面,老师便告诉他,他有才能,如今更是將权势如日中天的项羽与他並举,告诉他,他也是天生的將才。

    韩信心中又愧疚又。

    周寧又道:“三年灭秦,旁的诸侯王都已经有了自己信重的文臣武將,你突然从项羽这离前去投奔,只怕他们既不放心,也不会重用於你。”

    韩信了,正想说萧何邀他投刘季麾下之事,便听周寧接著道:“武安侯被封为了汉王,他原本就因先关之事得罪了项羽,境艰难,如今封得的、蜀有又地偏远,恐怕许多將士士卒们都已心生去意,他那正是缺人用人之际,或许有机会你能一展拳脚。”

    所以萧何相邀其实並不是出於对他才能绝对的认可推崇,而只是因为太缺人吗?韩信突然庆幸自己方才说话慢了一步,这样难堪的事他不愿一直看好他的老师得知,韩信低郁的抿住自己微的。

    周寧只作未见他的沉郁,笑著建议道:“所以汉王那裏倒是一个好去。”◆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