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br />

    周寧的领地和封号最先落定,於是得以安静的坐於一角,旁观他们吵得面红耳赤。

    看见本该高居於上的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亲自下场与眾诸侯將相辩得厉害,看见眾诸侯將相与爭辩中渐渐对他失了原本的敬畏之心。

    看见依约当为关中王,最后却被封为汉王,打发到道远险狭的、蜀的刘季面难看,项羽告诉他、蜀也是关中,周寧垂眸笑了笑,这是无赖被耍了无赖。

    也看见因当初迟迟不发兵而导致项梁兵败死的齐国被项羽一分为三,看见齐相田荣眼底暗藏怨毒。

    看见项羽將原赵王赵歇封为代王,改封隨他关的赵相张耳为赵王,而功绩与张耳相等、却因未从项羽关,而只得环南皮三县、只被封为侯位的赵將陈余满脸不服。

    历史上的项羽封了十八王,而如今虽韩王被人刺杀,了一王,但却多了一个历史不存的周王,於是也算是补足了十八王。

    而项羽所封的十八王中,除之外,十五王皆是诸侯將相,隨项羽征战的他自己手底下的將领,他只封了一个战功最高的先锋將黥布为九江王,替他看守大后方。

    周寧的视线淡淡扫过同为项羽手下大將的其他人的羡慕的眼神,谁能想到此时这个唯一被项羽封王的心腹將以后会为项羽心腹的一把利刃呢。

    总之人逐利、人心多变,好戏连连,这中原以后还有得热闹,只是的目却是要看向域外了。

    第138章挑拨

    分地之事,各诸侯將相不满意的要比满意的多得多。

    人最难得的便是知道知足,你若是绝对的按功劳大小分,那自认与你关係亲的人会怨你不近人;若你按亲疏远近分,那又定会被人暗恨事不公。

    两者之间,论功行赏的弊端要小得多,但如何“论”又难免带主观看法,所以分蛋糕的人的偏好喜恶至关重要。

    人都是拿著自己的东西,又盯著別人怀裏的东西,而且越看越觉得別人的好,觉得自己吃了亏,所以他们会不满,然后將对自己所得的不满解读为项羽的偏颇不公,进而对他心生怨恨。

    更何况项羽本的封赏安排也算不得公正,又有一个负约的汙点在那裏摆著,证明他德行有缺,於是乎,他们更有理由怀疑他刻薄亏待了自己。

    如今项羽势大,他们敢怒不敢言,但怨恨已经埋下,只要有机会,他们必定会想要为自己求得“公平”,而气量狭小、睚眥必报的田荣只怕一回到属地便会采取行。

    由今日之事,便可预见来日项羽四面临敌的境了。

    周寧见各诸侯將相终於勉强议定,便起隨眾人往外走,而项羽和范增则还要去商议理一些后续细节。

    殿外,周寧带著喜形於的彭越和直接走到当值的韩信面前,笑道:“今日分地封王,我分得了上郡和九原,过两日便要启程就国了。”

    韩信一愣,抿低头,半晌,只低声道了一句,“恭喜老师。”

    【完了宿主,他好像不想和你一起去呀~】係统弱弱的道,而后又生气的为周寧抱起不平来,【真是没良心,不说你们之间师徒的谊,只他吃不上饭的时候,宿主养了他五六年呢!】

    周寧笑了笑,並不奇怪韩信会拒绝。

    是他的老师,是他的恩人,但同样也是他的力所在,一直以来芒太盛,所以越发显得他庸俗普通,刚到吴中县与项家人相时,那群贵族出的天之骄子虽未明言,但言谈举止间也流出觉得他不配做徒弟的轻视。

    时至今日,两人的份地位越发悬殊,已经南面称孤、划地为王,而他还是一帐前郎中,做著警卫侍从的工作,想必他私底下遭了不议论,也积攒了不苦闷,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做出一番就给看,给世人看,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能,也证明的眼,没有看错人,而他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