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窗-第6/6页





    孔邑虽然得到了郭姓县吏的称赞,可是韩卓父子和孔惠得知此事后都是担心不已,于是孔邑先被韩卓、韩晔二人训戒了一番,又被阿姊责骂了一通,几天之后,收到家信,再次被父母郑重警告。唯一让孔邑欣喜的是韩卓答应收戴邵为及门弟子,等戴邵养好伤后随韩晔学《易》。戴邵因常年习武身体结实,只用了不到二十日便养好了伤,在孔邑的盛情邀请之下,便在孔邑家里住了下来。

    孔邑到外黄二十余日后,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一如在陈留开始晨练导引术,上午习经,下午习武,而暮读群书。为了弥补自己《易》之不足,孔邑除勤学不辍外,又结交卫臻、虞翻等人。卫臻性格宽厚,且与孔邑为旧识,自是对孔邑毫无保留,虞翻却是个孤傲的性子,起初对孔邑这个“关系户”并不买账,直到在算学较量和蹴鞠中输给对方,又惊讶于孔邑驳杂的学识和天马行空般的新颖想法,才收起了轻视之心,倾心与孔邑相交。

    除了习经,为了有朝一日能在战场上立功封侯,孔邑、戴邵二人互相勉励,一起在来异的教导下苦练手搏、刀法、骑射和长矛,也时不时和吴懿、吴班二人或切磋武艺,或蹴鞠打猎,或饮酒赴宴。戴邵为人豪爽,二吴亦豪侠之士,几人很快打成一片。另外在郭姓县吏的宣扬下,孔邑、戴邵、来异的“三士让金”之事也在外黄传为美谈。

    平静的生活持续到了十月初的一天,从陈留突然传来吴懿之父吴陵病重的消息,吴懿当天便匆匆赶回了陈留。不久,噩耗传来,陈留名士吴子卿病卒于陈留家中。

    【1】驴板肠:“吴子卿或是吴匡的亲戚”之猜测出自“历史的错读——三国身世之谜”,并无史料记载。

    【2】薏苡之谤: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汉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

    【3】朽木: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

    【4】《三国志·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硃传第十二〉“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

    【5】汉时地方官学:郡国为“学”,县(县、道、邑、侯国)为“校”,乡为“庠”,聚(村落)为“序”。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6】《二年律令·捕律》:“能产捕群盗一人若斩二人,拜爵一级……”

    【7】《后汉书·孝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gūquè,垄断),马一匹至二百万。”

    【8】明廷:汉时对县令长的敬称,又有明府(郡守)、明公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