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角 逐



家族企业就有家族企业的管理方法。同股份制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同国营企业更是有本质的区别。家族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财权紧紧地抓在自己人的手里,一个主要目的是防止外人有意的挥霍,造成财产不必要的损失。

王经理的到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她是秉行着这样的宗旨来到这里,也就是完全的按照老板的意图办事,一切都从家族的利益考虑。这也说明了家族企业对于财产的重视。

王经理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在以前的接触中总是带着一副微笑的很文静的表情,说起话来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南方女人的那种温柔贤惠,绝对不会像北方女人那样粗狂急躁。带着这样的重托王经理严格的掌握着钱财的支配,不该花的钱是一分也不能花,报销单据审查的很严格,对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日常生活用品也是锱铢必较。说不清来龙去脉是不会通过的。

严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过错,管理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关键是王经理对于生产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外行人,简直是一点都不懂,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假如说有人辅佐她,时常的提醒,也会逐渐的积累起经验。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来帮助她,在这个群体里可以说她是在孤军奋战。然而对于充满希望的新工作她是真没有意识到里面会有怎样的危机,不知道在这个洞穴里有多少条毒蛇在蠕动,准备随时咬上一口。

一个真正的主管可以说是人财物三项鼎立的大权缺一不可。缺掉任何一项都不是有绝对的权威。她面对的是霍经理这么一个头脑精明的人,这样一来事情就很难办了。不用多,只是几次的不合作就让她感到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就拿上次说过的那件事来说吧。一次一个合作单位要求给干一件小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私家的小活。打着的却是公家的旗号,或者是公司的旗号。这件小活充其量只能收二百元钱。能不能收,千万不能收,也可以说这属于暗箱里的潜规则。

钱不能收,但工时材料还是得核算的,因为是要给工人记工时,材料要统计数字的,经过核算造价就出来了。王经理拿着核算单问霍经理:“这个单子的二百元钱怎么收?”霍经理一脸不屑的看了一会王经理轻蔑的说:“这点钱还收什么?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今后还合作不合作了?”王经理就像料理柴米油盐一样心疼的说:“这可是二百元钱啊?”霍经理不耐烦的听她说完了说了这么一句:“你可真是会过日子,家里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好。”说完这句话站起来不理她了,看她还想继续说下去,霍经理迈步走了。把她讪在了那里。真是够尴尬的,项工坐在椅子上仰着头看着她一点表情也没有。李工埋下头忙自己的业务了。这两个人刚才还蛮有兴趣的听着。

生产业务上的开销她是毫无经验,不可否认偶尔想当然的提议遭到的必然是冷漠或带有讥讽的否定。一两次还没有太大的问题,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哪还有威信?这里面本身就有一个是否有抵触情绪的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说看见你就烦,这还怎么合作?

王经理一个很重大的错误就是减少了伙食开支,给老板节省点开销把原来的伙食标准减掉了二百元。这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二百元的作用非同小可。假如说没有这二百元钱伙食基本还会是那个样子,但她哪里知道谁的腰包少收入了二百元钱?

进了技术室老高和大梁、李工正在聊着王经理的事情。

老高说:“王经理把伙食费拿掉了二百块钱,弄得大梁你很不满意吧?”大梁满脸不悦的说:“减少二百块钱,这饭怎么做?一共伙食费才多少钱?来到这里正经事一点不懂,在工人的伙食上打主意,一个公司就差那么一点钱?”李工看着她那有些变形的有些扭曲的脸说:“在业务上瞎炝汤,不懂的事情也瞎掺和。她根本就不懂业务,你不懂业务这件事谁都清楚。你不妨先听着看着,积累着经验,时间长了有经验了再说话再表态行不行?因为这事让霍经理抢白了好几回,那滋味好受吗?就算是在业务上还情有可原,在大伙的伙食上打主意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怪不得你对她态度非常不好。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你瞧着吧,这样下去没什么好果子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