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倾斜的天平-第2/3页
有好几天没有看到温师傅。时间越来越长,一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温师傅走了。这个尽力为单位努力工作的人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不知道原因,也没法去问。只记得有一次小沈说过这样一段话:“温师傅在外边净胡说,这要是让经理知道真没他的好。”这句话有点古怪,也不好往下问。在外谋事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言多有失。耳朵好使的人实在是太多。
过去了很长时间,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后来的人已经不知道有这么一位温师傅,原先的人也淡忘了他。
有一次在外面加工一件大型的工件,谈妥的价钱非常的便宜。经理满心欢喜,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两头一报价差距那么大,还不大有赚头?谁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而且是惊愕。
当时在那里外委加工的有几个人,不知怎么回事厂家的老板知道了关于加工费用的事情。听说这种加工费用实在是太低,吃了挺大的亏。结果这位老板感到自己受了骗损失了一大笔收入,恼怒之下结束了这项协议,也就是终止了这项合作。黎经理赶紧赶到那里同老板反复的协商,结果增加了大笔的费用。真实的感到所谓承诺不一定经得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前面订的合同也就是正经八百的承诺无效了,被撕毁了。
为了和另一方签订的合同不得不接受这使他感到屈辱的现实,切实的原因是工期不等人,违约了损失更大。而这家公司是他谋求利润必须依靠的公司,实在是得罪不起。不知怎么回事经理还是知道了事情的根由。气的经理大声的对温师傅吼道:“你他妈的吃里扒外,让我损失了那么多钱。你赶紧给我滚,小心我用棒子把你腿打折了。快滚。”就这样温师傅灰溜溜的离开了精心努力过和付出过的单位。
一句不合时宜的违背企业利益的言语葬送了这份喜欢并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工作。这里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怨气的积累,到了不分里外吐露心声的地步。你认为不公平,你认为你对那位老板公正,那位老板在利益面前认识你是谁吗?不为他自己的利益去争取,还为你这个不相干的人忍痛牺牲那么多的钱财吗?这是绝不可能的。而更可恨的有可能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也未可知。
温师傅和经理之间一定有外人不知的一些幽怨。记得一次刚下班时温师傅对简欣说:“赶紧走,不知一会又要有什么事?”从这句话里就发现了经理一定是经常毫无代价的巧使唤人,以至于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还有一次经理和简欣探讨起了坐水焊接的工艺。一个较大的圆形工件需要断面进行增补性焊接,其焊接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小变形将工件坐在水中以便传导出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工件本身的热量,以避免热变形。对于焊接这样大型的工件简欣没有丝毫的经验,在经理问到的时候无法表态。事后果然采取了这种工艺,结果严重变形,反复返工,造成了很大损失。过后的一天早晨温师傅来的比往常早一些,用手指着一个大圆盘对简欣说:“师傅,这个就是焊接卡具,以前都是用这个卡具进行焊接的,焊一个成功一个。不知怎么想的,说他也不听,耍起了幺蛾子。非得用坐水的方法,结果废了吧?”简欣和温师傅看着厚重的有很大强度的卡具互相对望了一眼,都摇了摇头离开了。
温师傅语言上表露出来的问题可能就是经理即使用着人家又不拿人家当回事,还总想占点便宜。结果使温师傅积怨渐深。产生了逆反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事情的发生也可能是这样:不知道是谁先引起的这种议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指定有人附和,几个人议论,要不然温师傅不能贸然的跟一个没有交往过的人说这么深这么重的话。更可能是几个人不分场合地点议论时被这家老板意外地听到了。他个老板怎么还能忍受这么大的损失,简直像被愚弄了一样。立刻翻脸无情,讨回损失和颜面。出事之后参与议论的人一推六二五躲到一边去了。更可气的一定是有人做了充满智商的勇敢的泄密者,要不然黎经理无论如何是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的,还会以为是那家老板自己醒悟的呢。结果温师傅就成了众矢之的,刀下之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