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聆潮生
陈氏庄园,内院贵宾室。
当年的姑娘、如今的陈家妾侍,终究没有喊出那句“万亭哥”。她强行屏住陡然加剧的呼吸,绷住因惊愕而僵硬的脸,装作没有认出故人的模样。她能听懂老爷的介绍,她依稀知道当年的“万亭哥”已经成为了不得的大人物,可是她的心里似乎不起波澜。
于万亭也没有跟她叙话,只是以公事公办的口吻说:当年参与“换子”一事的人,基本已经消失于人世。真正的知情人,除了傅恒夫妇,便只剩下陈阁老夫妾二人。之前傅恒尚未完全得势,不敢轻举妄动,反而千方百计护着陈家在北地的产业,如今他地位已经较为稳固,说不定就要设法铲除后患。
于万亭说:这些年,明清两国形同水火,清廷掌握着绝对军力优势,但大军推进过程中屡屡遭到中原武林人士的狙击,不少清廷元帅大将未能在沙场征战上报效族人,却死在了武功好手的刺杀之下,便连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清朝皇帝,也死得又突然又蹊跷。
于是清廷专门组建了名为“血滴子”的组织,里面全都是从四海招募的密探刺客,专事保护要员、刺探情报、暗杀敌方等职,端的是不容小觑……扬州城的史可法大帅武艺惊人、战略深微,但在扬州城破之前却莫名染病,其中内幕自可揣测……
于万亭说,清廷的手暂且还伸不到那么长,而且他的红花会高手如云,大伙儿便是拼着姓名不要,总能保得老爷和夫人的安全……但是,陈家少爷尚且年幼、与事无辜,又资质根1骨出众,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他若是一生都活在严密保护之下,如猛虎居家、雏鸟在笼,不免太可惜了。
而他红花会于总舵主,闯荡江湖多年,认识不少奇人异士,就与一位天山大侠是熟识。这位大侠武功之高,只怕当时也难有敌手,小陈少爷倘若能够跟着他学得几分本事,这天下之大、江湖之远,也少有能遇到危险的。等到他学成归来,红花会偌大的基业都可交到小少爷手中,到时候他登高振臂一呼、上万会众群起响应,必然能够干成一番大事业!
于万亭还说了些什么,姑娘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当年的姑娘已经长大了,甚至渐渐老了,可是想起于万亭,她依旧如在心里扎了一根刺。她听自家老爷和于万亭聊了许多话,但她只是觉得:许多年前,那个男人偷走了她一颗心和许多青春年华,如今,他又要来偷走她的孩子!
可是,陈阁老显然已经意有所决,在这广阔而雅静的古老宅园里,老爷说话是算数的,已过世的太太或许说话也算数,却没人愿意听一个妾侍的意见。
她同自家老爷一道,目送着朝夕相伴十年的小儿子远行。她看着那粉雕玉琢、聪明伶俐的孩子一步三回头,对父母和故土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他,小小陈家洛,或许内心深处也是疑惑不已,不明白为何爹娘非得让他背井离乡,去到那很远很远的地方。
也是从那一天起,陈府新招了一批佣仆,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看上去普普通通,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可是有一天,陈家妾侍亲眼见一个老头儿贪图打扫卫生方便,随手抬起了花园里大理石砌成的桌子。又有一天,她还看到一个中年妇人,用缝补衣服的针线钉死了两只苍蝇。
从那时候起她才终于意识到,原来人人称诵的武林高手,当真有别于众、十分不凡。自家的小儿子,未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大高手吧?……可是,成为了这样的大高手,又有什么用呢?终究是没有考取功名那样受人敬重、没有耕田畜牧那样闲适安稳。
是否真有那“血滴子”刺客来到陈府,她并不知晓,她也不必再知道。她病了,在小陈少爷离家的几个月后就即病倒卧床,这一病就没有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