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 谨家的新奇物件——“专业推销员”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先秦·战国·庄子《天地》
男人公布了课后任务,整理好自己使用的讲义,便离开了教室。
主课过后,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器乐课,同学们从各自的座位上离开,三五成群地向器乐课专用的教室——乐音坊走去。
邻座的同学看着澄在座位上愣神,便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说道:“刚才是我无意识做出的动作,抱歉。你和老师在课上吵起来就不好了,咱们的新老师蛮友善的,人也很有趣,如果你和这样的老师发生冲突,班里同学对你是什么看法?”
说完后,那个学生又看了看教室,发现只剩他们两个,连忙收拾东西,走出教室,顺便提醒澄:“别想那件事了,赶紧去上课,迟到就不好了,我先走一步。”
澄没有抬头,继续翻看着讲义,敷衍地回应了一句:“谢谢提醒,我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
他把讲义翻到了讲述第一次机动革命的部分,凝视着“机动革命开端”的连环古画。
古画大概描述了这样的情节:
一群身强力壮的男子光着膀子,在源林中采伐着适龄的常青树,一群女子在源河边采摘可以编绳的草。
男人将树砍倒后,劈去多余的树杈和枝叶,只留下树干。此时,女人们把编好的粗绳带到采伐点,大家合伙将一根根散落的树干捆在一起,把它们运到了一个露天厂房。
厂房里,一群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周围,有的人在往火炉里扔树干,有的人在把火炉中的灰烬取出来堆成堆。
浓烟冒出了,人们在火炉外的护栏周围搭起好几个梯子,爬上去的人们正在合力把一个巨大的管道的盖到火炉顶部。
这个管道的终端出现了放射状的分叉,这些更为细长的分叉连接在一群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身上,似乎是最古老的大型器械。
厂房的外面,是一片荒原。
……
澄合上讲义,还是觉得这段古老的历史有什么不当之处,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便索性不再考虑。
他回头看了看墙后的时钟,发现器乐课已经上了小半节,便离开座位,向乐音坊跑去。
……
到了门口,他蹑手蹑脚地朝屋里看去,冷不丁地被背后拍他的人吓得一激灵。
是那个总爱在课上“起哄”的男生——尺。
“算你走运,今天的器乐课是自由活动的课程,老师让我们自行练习之前学过的乐器,再观察新乐器,他安排了任务就走了。”尺脸激动地发红,笑嘻嘻地指着房间的一角,说道,“不过今天没人听他的话,因为我们的班长带好东西来啦,赶紧去瞅瞅吧,‘仅此一天,过期不候’!”
澄朝房间的角落望去,十几个同学有说有笑地围在一起,不时发出“看这个,看这个”的声音。
谨在人堆的一旁坐着,心不在焉地弹着琴。
澄松了一口气,被门外的男生推搡着,挤进了人群中。
只见同学们围在几个拼起来的课桌旁,桌上散落着几个长方形的小盒子,盒子的旁边,有一个在涵衍随处可见的椭圆形笔状灯。
在短暂的争辩过后,靠桌最近的一个女生将其中的一张空桌子拉到一面雪白的墙壁前,转身拿起其中一个小盒子,把盒子自带的支架打开,使盒子稳稳当当地立在了那张空桌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