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抄家王 爷当是谁,这不就是威震江南的……-第3/5页



    通通通,砰砰砰。

    很长一段时间,江南各地衙门口的堂鼓跟雍亲王下榻之处的灯一样,等闲都不带熄灭的。

    告状之人络绎不绝。

    各府官员叫苦不迭,偏又不敢有丝毫怠慢。有雍亲王跟九贝勒这两尊大佛压着,就算再小的案情,他们都不敢敷衍了事。

    而是详细查明,依律审判。

    没有半点偏颇。

    久而久之,不但两位阿哥声名鹊起,剩下的江南官员们也都跟着落了个好名声。

    当然收获最大的,还得是康熙。

    当年,胤禛可是眼见着皇阿玛雷霆大怒,指着老八的鼻子骂。说他踩着皇父仁德,邀买自己的良善名声,更怀疑他染指皇权,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从那以后,还算得宠的老八就一路被嫌弃打压甚至羞辱。

    至今,胤禛都不知道那双濒死的海东青到底是老八挑衅、身边人被人收买还是皇阿玛

    咳咳。

    总之,血一般的前车之鉴在,胤禛说什么都不肯重蹈覆辙。

    张口闭口之间,必然把皇阿玛的英明领导挂在嘴边上,处处将他放在第一位。

    他跟老九来江南时间不长,就有了如此功绩

    嗐,哪是他们有什么能力

    全靠皇阿玛英明,他老人家日夜惦着江南,惦着江南百姓。不忍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闻听海中有盗贼,立即就派了全大清最为骁勇善战的冠勇侯来。

    旁人私下里议论他杀鸡用牛刀,可在皇阿玛看来,关乎于民生之事,再小也是大事云云。

    说得又多又好听。

    直让官员百姓都跟着山呼万岁,遥拜京城。祝愿这么好的皇帝千秋万载,真能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胤禛就亲手把这官民齐拜京城方向的盛景亲笔画下来,快马传到京城去。随画与信一并送达的,还有百姓新制的万民伞。

    那个自然又娴熟的劲儿,把老九都给看麻了。

    无意中看到他给皇阿玛写的信之后,眼珠子差点掉地上“想不到你冷冰冰的,倒是挺会拍龙屁呀那怎么到爷面前,连句人话都不会说呢”

    只会拼死命的卷卷卷。

    卷得他废寝忘食,个月里,瘦了近四十斤,真人比黄花瘦。

    双下颌没了,小肚腩也没了。这会子若是回京城,被他额娘看到,保准心疼得眼泪滴滴答答流下来。

    正忙碌之中,胤禛连个多余眼神都不带给他的。

    哪儿还管他如何感慨

    赶紧把江南最新的情况,与对阿玛的思念等,都揉杂在信中,赶紧寄出去。等此间事了,好转战下一地。

    把海运事也提到日程上来,那可是个金母鸡。

    能源源不断生金蛋,聚拢外国之财为大清所用。还能给沿海居民大量的做工、经商机会。还能以此为窗口,了解、监视别国动静。

    一举数得。

    就是巨大利益的牵动之下,背后的纷乱也多,也兹生许多违法犯罪。

    甚至有人亦商亦匪。

    好在前头张伯行上书,皇阿玛派了虎威表弟过来。好一通秋风扫落叶,如今情况已经好了太多太多。他们只要实地好生考察,研究出切实有效的法子来。

    最好比照着唐宋时的市舶司,也建立一个属于大清的,专门管理海贸的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