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泛黄纸张



星历3148年,寒武大陆。

站在码头的张木阳看着眼前来往的人,还有各种的货物让人看的应接不暇。

这里是“正祥码头”,作为墨玉镇上的码头。自然给小镇的繁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周围的百姓和商户也都依靠着码头来讨生活。

码头来来往往的人流和货物让墨玉镇变成了周围方圆百里最繁华的小镇。

张木阳便是在墨玉镇边上的一个寻常的人家,家中父母早逝去,留下了现已经七十多岁的爷爷和自己相依为命。

而从小聪慧的张木阳却是因为家中光景难堪,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在家中。同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都去上学堂的时候,张木阳就在家中帮忙爷爷做点张贴灯笼骨架,糊灯笼的工作。但好在爷爷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一个识字之人。在家中的,闲着的时候,爷孙两人便在家中的院落中,有颗桃树下支起了张桌子。识字读书。

张木阳的爷爷除了教他读书认字之外。也教了张木阳一种拳法,名叫“合意拳”,在墨玉镇这个地方。合意拳也算是广为流传的拳法,近乎家家都会。

每个地方都练,所以都没有谁家的是正宗的说法,因此大家练习的拳法也是各有风格。

所以当张木阳的爷爷,这个头发近乎花白的老人在给张木阳教拳的时候,也很多和其他小伙伴打的拳也不一样。张木阳也就没有过多的深究。

对于张木阳的童年来说,便是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稍大点的时候,便在闲余之时跑到码头。

在十六岁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一股机灵劲,在码头上当了一名掮客。

这不,今天天气风和日丽,是个好天气。

张木阳此时就在挑选自己的顾客。这挑客人可是个技术活。遇上有钱的主的话,只要遇上了,除了基本的掮客费用,还会额外的有小费。小费的多少也全看客人的心情。要是遇上抠搜的客人,说不准还会与你口头上砍价一番,着实难受。

既然今天天气风和日丽的话,想必遇上的客人能多赏点小费。

心里这样想着,眼光确实到处的在瞄着,巡视着。

码头靠近邻水一畔的灰白色围栏前是几个赤裸上身的精壮男人,这些都是在码头上搬运货物下船的搬运工。此时正在席地而坐,休息着,互相交谈。

三三两两像张木阳这样年纪相仿的少年人便是同行,都是掮客。此刻也在各坐一处。静等生意上门。木头背后则是一条横贯墨玉镇的大道,正祥码头也是靠着这条大道水陆相交,称为交通枢纽。

空地左侧有间两层的木质建筑,则是码头管事李北辰办公的地方。二楼的围栏临码头而视,一览无余。楼下绿草红花,一排青树则横档在中间。

这个李北辰则是码头背后话语人钱林布手下的第一号打手,当年在墨玉镇黑道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一拳头,生生在黑道打出了个“翻江龙”的称号。做心狠手辣。而后在钱林步的手下栽了跟头,心服口服。从而拜倒在了钱林布的门下。做了管事人。

码头这等油水丰厚的地方,自然是有实力的人都想分一杯羹的。但奈何李北辰威名在外,拳不饶人。相争底盘,也不是不行,不管先文后武,大家先打过一场再说,就是不讲道理。其次背后有钱林布这种黑白通吃的人。自然是无人胆敢越雷池半步。

目光还在看着远处水面的张木阳,此时注意到了一艘大船正在从上游顺流而来,

长时间的码头生活耳濡目染,让张木阳有了大致的判断。从大船的吃水情况和形制得出的结论,意味着这是一艘客船。客船,那就有客人,意味着生意上门了。

目光由远及近。

“当!”

一声沉重的木板达到码头上的声音。

紧接着的就是行色匆匆的旅人,或是携儿抱女,或是孤身一人,或是携侣而游,也有三三两两一同下船之人,也有一群头顶戴冠的读书人,也有头顶毛发不过一寸见长的短发人,寒武大陆风俗各异,此等情况也不足为怪。

吵吵咋咋,喧闹之际。

这时候就考掮客的眼力劲了。若是眼力劲差点的,说不准大主顾就被别的掮客给抢去了。

一群年轻的掮客此时也在仔细观察着。同时也在喊着“吃住玩乐一条龙啊,包满意,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