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桃换旧符(2)-第3/3页
一臃肿太监站在大殿台阶上,待众人抬头才看清,正是昨夜太极殿内的掌事太监刘公公,大家也是心照不宣,毕竟都是为了活命嘛,不丢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受明君圣主之禅位,继承大统,得朝臣百官之庇护,荣登大位。至今日起,朕即帝位,改年号为建隆元年,改国号为燕,择吉日迁都汴梁。封圣主明君赵宗训为洛阳王,世袭罔替,永享太平。大赦天下,与民更始,布示天下,以告万民,钦此。”
一张张邸报在翰林院印刷后将在数日或数十日后传遍燕国每一寸土地,此后也再无周朝。
……
建隆元年,九月初十,禅位诏书传至鸿胪寺中,三位藩王似乎已经预料到是这种结果,只是询问着前来传旨的掌事太监刘公公赵宗训的情况,在得知第二份圣旨内容之后,知道赵宗训无恙后,三人这才放心。
晋王赵永趴在圆桌之上,望着眼前这两位沙场猛将叹气道:“一个是号称沙场勇武过人的平南王,一个是号称文韬武略的秦王,如今啊,也成了瓮中之鳖,手里的几十万大军马上就成别人的了!”
赵显无奈道:“我与王兄困在京都之中无法脱身,纵使有百万雄兵又有何用,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秦王闭着眼睛不说话,被赵永一拳锤在肩头,只听赵永嘟囔道:“你这家伙从小就这样,现在国都没了,你怎么还沉得住气?”
赵德睁开眼睛,喃喃道:“急又有何用?那李元祯已于昨日即位称帝,现在朝中大臣皆成了他的人,更何况皇侄现在还在他的手中。不出所料的话,各州刺史近日也要启程回去了,只可惜了皇兄十几年的辛苦,最后便宜了个忘恩负义的杂种!”
三人无话可说,各自饮着茶。赵显起身站在窗前痴痴地望向西南,呢喃道:“月儿,长安你们还好吗?还有钟前辈,为何要来京都这龙潭虎穴之地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