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速之客



自周朝建国以来,远的不说,就说这位刚刚过世的皇帝赵荣,在位十六年,前十年为周朝百姓谋太平,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十年来周朝国力强盛,百姓富庶;

后六年征伐西蜀、南唐以及北部的辽人,皆是胜多败少。败西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迫使南唐元宗李璟去“帝号”;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周朝人人皆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奈何天妒英才,一代明君早逝,满堂朝臣及百姓无不扼腕叹息,如丧考妣。

显德六年,八月三十。

按照旧制,皇帝赵荣驾崩的第二天,将为新皇帝赵宗训举行登基大典,但时间太过匆忙,五月初幽州之战败北,皇帝赵荣突发疾病昏厥,这才匆忙下令班师回朝。

短短的三个月过去,皇帝的病情不见好转,御医们也检查不出是什么毛病,只能开一些调理身体的药物,谁成想最后竟吐血而亡……

礼部尚书王溥正安排即位大典事宜,这几日忙着皇帝赵荣的葬礼和新皇帝赵宗训的即位大典,他已经数日没合眼了,六十多岁的王溥本就年纪大,加上几天超负荷的工作,脸色苍白,憔悴了不少。

从皇帝赵荣驾崩已过去二天,八月三十这天,一名驿卒骑着马在官道上狂奔,马儿掠过,激起官道上阵阵尘土。

驿卒名叫薛五,是周朝碌碌无名的一个驿卒,周朝建国二百余年,自赵荣登基后,于显德元年开始筹建驿站,驿站每三十里一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一十五处,隶属京都府衙。

薛五便是其中一个,早年间在随州开了一家酒馆,有着一位温柔贤惠的婆娘,还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名字叫做薛林,一家三口靠着一个小酒馆营生,日子还算过的可以。

薛五三十来岁,会些拳脚功夫,平日里喜欢结交一些江湖朋友,原以为日子就这样平淡过去了,显德三年,也就是赵显征讨南唐的时候,周朝的大军已经包围了随州城,南唐守城大将刘洪号召全城百姓誓死不投,不仅男丁要上战场,就连妇孺孩童也没能幸免。刘洪手下的军法队全城搜捕,大量的妇孺孩童遭到屠杀,薛五的婆娘孩子也在其中……

等薛五找到的时候已经是冷冰冰的尸体,薛五的婆娘胸口被捅了一刀,鲜血流了一地,薛林的右手被砍断,断着的手里还握着薛五亲手做的糖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孩子没死,断了只手,疼痛加上惊吓已经昏厥。

周朝的军队还是攻了进来,一位领头的将军骑马来到身前,看见薛五抱着断臂的孩子跪在街道中央,随后安排随行军医进行救治,薛林所幸命大,性命无忧,只是亲眼目睹目前死在眼前,自此薛林再也不会笑了,而那位领头的将军,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平南王——赵显。

再到后来,丧妻之后的薛五无心经营小酒馆,所幸将铺子转了,带着儿子两人一起投奔了平南王,薛五在平南王的安排下做了一名驿卒,而他的儿子薛林因为种种原因性格变得孤僻,在平南王府里做个小小的护院,平日里做点杂事,或者修剪花园,府里的丫鬟们见他年纪轻轻的,加上又断了一只手,经常照顾他,虽然不会笑,但府里忙的时候他总会去帮忙搭把手,日子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京都八百里加急,京都八百里加急!!!”

薛五冲着不远处的驿站一边拼命大喊,一边骑马狂奔,驿站里的驿卒听到声音立马牵出一匹马,

在驿站门前等着。俩人没有一句交谈,薛五接过便跨上去,向着随州奔去;他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几次这样的动作,两天前接到京都府衙发出的急报,便马不停蹄地赶来,同样接到急报任务的有十几号人,而他们要奔向不同的地方,这一刻,所有人都似乎明白了,洛阳城要发生大事了……

天上的乌云还未散去,吹来的风也不像往常那般炙热,树叶也开始泛黄,往远处望去,似有大雁往南飞去,秋天要来了……

洛阳城东门城楼上,一间偏房内坐着两个人,一人披盔甲,一人身穿素衣,坐在主位的年纪大点,三十来岁,满脸胡须多日未修剪,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沧桑,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杀气,一把三尺长的大刀横放在桌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