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5页



有天晚上回来,吕英琪情绪非常低落。

“我们今天发工资了。”

“那不是很好!发了多少?”

“六百多。”

“哎呀,不少了呀。比我的都多。我现在一个月连课时补贴也才五百刚过。”

“你知道我的同事都拿多少么?人家正式职工,哪怕没有干部身份,也拿到了两千多!”

知道银行的工资比教育领域高很多,冼孟涵的工资到手有两千多块钱,早就不是秘密,夫妻两人都是知道的。

“唉,人比人气死人。”

“不跟他们比。”

“是呀,我也不想比。我们单位原来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我们两人加起来也没有冼孟涵一个人的高。前面不觉得,但是现在呢,我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都抢着要。干活的时候想着你,发工资的时候,我们却比正式职工低这么多。”

说着说着,吕英琪忍不住啜泣了起来。

“太不公平了。一个编制,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

“生活是不公平的,学会适应它。”网传这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的。

陆文嘉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有苦笑。大家都知道生活是不公平的,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但是面对不公,估计也只有既得利益获得者才会心安理得地劝大家,“学会适应它。”

吕英琪虽然上的并不是正规院校,但是工作能力却不容置疑。做财务工作已经好几年,加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早就是单位里面的业务骨干。

“想想原来的同事,现在还在担心着失业呢。我们也算是既得利益获得者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只跟自己的起点比。”

“你拿的工资虽然低,但是跟我们比较起来,已经不低了呀。好歹我们也都是十年寒窗读书出来的,在学校起早贪黑,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不就这么点。”

陆文嘉生怕吕英琪太过伤心,好言劝慰了半天。道理说起来都是道理,可是,能够把自己劝慰到让心情完全静下来么?

“陆文嘉,全指望你了哈!”

“好好努力,我们也升个官发个财的。”吕英琪也只好苦笑了起来。真能指望着一个普通教师,特别是陆文嘉,升个官发个财呀!

结婚的时候,陆文嘉心思就比较沉重了。自己家庭条件确实一般。

“当年就怨你妈,我订金都交给人家村里了,要买一块地皮,自己盖套房子,你妈非让退掉了。要不然我们现在肯定也有了自己独门独院的房子。”陆家爸爸说起来还是有很大怨气。

“光买一块地皮,拿什么去盖呢?眼看着孩子都要开学,学费都快要交不上了还想着盖房子。单位分配的房子住着不好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陆家妈妈也有着自己的道理。

“还是买了地皮自己盖房子好!”陆文嘉是现在才知道有过这么一件事的,当年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肯定站在爸爸一边,坚持把房子盖起来。现在自己结婚,硬件条件什么都拿不出来,婚房只好挤占家里的一个单间。自己单位也听说有口风要集资盖家属楼,放眼望去,现在整个校园还是一大片平房,要盖集资楼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父亲当年的很多同事,也是自己现在的同事,还都是全家人挤在教室改造而成的房间里面,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再说,即使集资盖楼,看看自己的工资,刚下来参加工作的每个月到手才二百八十多块钱!集资款从哪里来?

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大学还没毕业,乘着实习期,陆文嘉就往BJ跑,想跟着舅舅学习做生意的原因。

自己家里实在太穷啦。

在学校跟吕英琪谈恋爱期间,连请英琪出去吃顿饭都要权衡半天,更别说送什么礼物买什么衣服的了。反而是隔三差五的,都是吕英琪笑嘻嘻地送给自己礼物和东西。

英琪自己毕业送给陆文嘉的小被子,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学生用纯蓝色被套套着的一张毛毯,都成为陆文嘉的珍藏物品。只敢装在箱子里面,想念吕英琪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从来没舍得拿来盖。现在那床被套还有毛毯,还好好的放在两个人的大衣柜里。

这也是陆文嘉为什么轻易地就放弃当年的豪气干云,愿意把自己变成一个生意人的深层原因。当然,陆文嘉一开始也从来没有把做学问作为自己的目标,关于名利,陆文嘉更看重的是“利”。偏偏这样的一个人,却又不屑于谈利、牟利、谋利。自以为凭借自己本事,完全会谋一个功成名就、志得意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