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006章 探家获凶讯,仇怒恨更深-第2/4页
    
        想来也是,他们当官军时,这些年来,怕是只有过大年,才能吃上这么一顿吧!
        开始用餐时,张献忠是在中军帐里和王嘉胤等一干高级将领一起吃酒,酒过三巡后,王嘉胤一手拉着张献忠,一手端着酒碗,带着一干高级将领,边和经过之处的众军士说着祝酒的话,边来到投诚军士当中,站到百户尉和旗尉们这三桌的中间,高声说:“原延绥边军千户所的将士们,本人是陕西各路义军的盟主王嘉胤,王某代表所有义军,欢迎你们弃暗投明,加入我起义大军,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抗击官军,消灭官府,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打出一片平安和谐的天下!来,大家端酒,我们干了这一碗!”
        周边这一百来桌投诚军士,听了王嘉胤这一席话,心情特别激动,都站起身来,端起酒碗,吼一声“敬王将军”,一饮而尽。
        “大家尽兴吃喝,不醉不归!”  王嘉胤又低下了声音,对身边这三桌尉官们说,“刚才,王某听张献忠将军介绍,各位的武功都很不错,又有多年带兵经验,王某特别欢应你们,明日整编建制时,将委以你们重任,希望你们在张献忠将军的带领下,在以后的征战中,把你们各自的部队发展状大!来,王某敬你们,干了这一碗!”
        这些百户尉和旗尉们,一来就受到这等礼遇,个个心情激动,都说:“感谢盟主和各位将军的厚爱和器重,我们定当以死相报!”说过一饮而尽。
        “好,好,爽快!各位随意,吃喝尽兴!”  王嘉胤给这些头领们敬了酒,带着众将领回中军帐,继续吃酒去了。
        第二天,张献忠的第八营就开始了整编。
        义军的建制,原本就没有官军那么刻板,谈不上正规。一个军就是一个总头领手下的队伍,军下面有若干个营,每个营的人数多少也不一,一般都是根据头领们各自的人马情况决定的,在征战中谁收编了俘虏就归谁,平日里饥民参加了谁的营也归谁,所以每个营并无人数上的定额。像王自用和高迎祥,统领的就是军了。
        营的主将,自然都称将军,主将以外,各自有两个至多个副将,协同统领全营。营以下的军队,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大队,大队的头领叫参将,参将的副手叫先锋,每个参将的副手也没个定数,可能是参将自己有几个人就用几个人之故吧。第二级为小队,小队的头领叫校尉,校尉的副手叫骑尉,每个校尉的副手也没个定数。第三级叫桩,每一桩的人数,一般在三十人到五十人之间,大的桩竟有百人之多的,桩的头领叫卒尉,卒尉的副手叫副卒尉。因义军属于形成之初,而且不断在增加人员,又是以各自入伙参军的方式加入军队的,所以建制很乱,唯一有点儿统一的,就是营、大队、小队、桩这四级建制的名称是一样的,但人数的差别就很大了。至于管吃喝拉撒还兼管工匠制作的粮草兵,叫匠灶桩,听起来叫“桩”,但因责任重大,头领却是参将,相当于大队级别。
        张献忠知道这些后,他就提出了一个方案,把所有原百户所都编成六个大队,把所有原总旗都改编成小队,把所有原小旗都改编成桩,他的意思是,现在人数不多,但先把架子搭好,以后有了人员,就可以不断充实人数了。
        自然,张献忠的编制方案,王自用是没有异议的,因为义军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只要有领头的人,哪怕就只有几个士兵,也先把大队、小队这些建制先建立起来,以便日后充实人员。总之,义军的一大特点就是,各部将领带领的,往往是自己的人,而建制则很随便,能打仗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