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关于张献忠-第2/4页





        张献忠逃走后,王泗镇的百姓感恩于王泗,有当地望族,就出面组织百姓纪念王泗将军的救命之恩,为王泗塑像,把西营更名为王泗镇。

        至今走到王泗镇去,还能看到两个景观,一个是王泗镇街中心的十字广场上,王泗将军的塑像,仍然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立着。另一个是王泗镇所辖范围的大大小小的酒厂,那可是鳞次栉比,一家挨一家呢,不信去王泗镇的地面上走走,看看会不会被空气中飘散着的酒香把你给熏醉了?

        而张献忠带兵逃离四川时,不知道他是一生杀人过多,杀成狂魔了,还是因兵败气急,丧失了理智,在逃跑的路上,所过之处,无论男女老幼,尽数杀死,真正叫妇孺尽诛,鸡犬不留!

        据老年人说,张献忠带兵东进途中,经过潼川府乐安铺时,所经之处,也是见人就杀,而且是挨村挨沟,逐一屠杀,遇有大户,顺便抢劫财物。

        当杀人军马走到乐安铺街场口的一条沟口,正准备开赴进这条山沟去屠杀时,一马当先的张献忠走到山沟口上,发现有一座用两块石板拼搭的长约三丈还转了个弯的宽石板桥时,就策马过桥,可是他的马怎么也不过桥,拿鞭子抽也不过桥,张献忠认为这是他的马在警示他,这条山沟进去不得,去了必有灾殃,于是号令回马,屠杀其他山沟去了。

        据说,这一条后来一直都被叫作“太平沟”的山沟,就是因为当年张献忠剿四川,杀到乐安铺时,走到沟口石板桥边,马不过桥,这条沟的上千居民才得以幸免,因而得名“太平沟”。当然,现在沟口立的牌子,就叫“太平村”了。

        太平沟的典故,有没有王泗镇那么真实呢?当然不得而知,反正现在都还有白胡子老头儿还记得这个典故。

        从这些典故来看,要说张献忠只是一个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拿下成都后,还当上了大西国皇帝,他当年并没有屠杀四川人吧,似乎也说不过去。

        四川的民间,又特别是张献忠军马经过的地区,一直都流传着明末张献忠剿四川,清朝康乾年间持续多年的湖广填四川的故事。

        就是现在,四川各大姓氏,还有太多的家族,都还藏有族谱,族谱上都记有乾隆某年某月某日,官府号召并组织湖北广东两省的部分居民迁移到四川来,弥补四川这个天府粮仓的大面积无人地区。而且,很多家族的族谱上,都写有“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某某村”字样,更为有趣的是,五六十年前,四川人称呼爸爸妈妈,竟然有两种称呼法,一种是就叫“爸爸”、“妈妈”,另一种叫法,就有点儿不可思议了,把爸爸叫“阿爸”,这还没啥说的,可把妈妈叫的是“阿姐”!“妈”变成“姐”了!

        老人们说,叫爸爸妈妈的,是湖北填四川的后人,叫阿爸阿姐的,是广东填四川的后人。

        从确有其事的湖广填四川这个历史事件来看,当年张献忠剿杀四川百姓,还真有其事,而且更有传说,李自成在川东几县和进军围攻成都期间,也曾大肆屠杀过四川百姓呢!而且,四川多年来还流传说张献忠有个七杀碑,碑上所刻是“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关于张献忠和张献忠剿四川的传说,五六十年前,都还有老人偶尔提起,到了近代,就几乎没再听说了,毕竟时过境迁,大家自然会慢慢淡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