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边陲小城(下)-第2/3页
“算了,等他们回来估计要不少时日,大咪我们去做饭好不好?”少年休息了一刻钟就站了起来,他将那只猫咪在脖子上面便向着厨房去,“做个鱼,还是多炒上两个小菜。”
“喵呜!”大咪喜欢吃鱼,但少年的脖子显然不是它喜欢的地方。它挣扎着跳上桌子,那上面虽然着少女湿哒哒的口水和老头子浓厚的酒味,但好歹符合猫体工程学。
对了,还有一件事忘记阐述。妹妹的名字叫刘霜雨,少年的名字叫周云,老头则为刘一枫。少年是刘一枫从城郊的青石下面捡来的弃儿。那时候少年身上有半块玉佩挂在脖子上,上有姓氏“周”。恰又逢大雨初晴,白云如练。便叫少年周云,至此已有十一个年头。
少年不喜欢周云这个名字,他没有关于周这个姓氏的任何记忆。他想改姓“刘”,老头却说祖宗之本不可忘记。因此仍然用这个姓氏。这给了他少许不便,至少邻居的称呼总是那么难以理解。“小云子”“刘家小伙”之类的怎么听都很奇怪。但无论何种称呼,他周云始终是这三口之家的一员,这小房子里也总有属于他的那张床……
刮去鱼鳞,自鱼腹将鱼一分为二。少年已经将厨具洗干净,佐料也切得整齐。去掉鱼鳃,将腹部的内脏一并去掉,用清水冲洗血水。内脏不要全部扔掉,鱼肺肠都是很不错的味道,一起炖煮会有额外的美味。鱼肉切成大块,骨头不要剃掉防止鱼肉散落。用猪油热锅,四分油热就大火连并葱姜蒜一起下锅炒出香味后放入腌制片刻的鱼肉。翻动鱼肉时动作要轻,让盐味进入鱼肉当中,同样也是防止鱼肉散落的一步。大概有三分生色时加盐翻炒,再加七八颗切碎的青红辣椒——辣椒一定要有辣味才会好吃——然后注水加盖调小火煮上十分钟,汤底呈现奶白色就可以出锅。
“鱼肉应该成色会不错……”少年等待鱼肉在锅中咕噜作响期间另升起一堆小火处理蔬菜。少年家里有两个做菜的黑铁锅虽然平时一个锅子就足够。但少年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凡是他做菜都一定要两个锅子齐下,他讨厌等待。
土豆切丝,少油七成热下锅猛炒两分钟时间出锅。分泌出来的油水另加点猪油进去,用盖子挡一会飞溅的油珠,依旧是七成热的时候放蔬菜。这次是切成片的丝瓜,大块的丝瓜下锅,炒得时间要久一点,还要放上一点不太辣的辣椒做装饰。依旧是焖煮火气却要大一点,丝瓜不要做太软,保留些硬硬的口感才更加清爽。将二者用小碟和大碗分别装好摆上桌,饕餮看了也为之心动!
“喵呜,喵呜……”大咪本来在养神,闻到鱼肉的味道就不自觉的躁动起来。
“别想,这些要等到爷爷他们回来才吃,只有这个时候积极得很,实在可恶。”少年揭开锅看了看鱼的成色。还算不赖:鱼肉松散但没有掉落,葱姜蒜的味道也将土腥味掩盖住,汤色也是上佳。尝起来味道也带着甜鲜。
“喵呜……”大咪自然听不懂人言,它只是觉得饿。于是不住的踩着少年的脚掌,要求这该死、下贱、臭水沟货色、母老鼠、混蛋,比青蛙尿还不如的家伙给它食物。
但少年不理睬它,他只是觉得痒并且抽出一本书来看——他识字并不是很多,因此对那些简单易懂的书籍青睐更多——那是一本名叫《剑仙凡尘传》的武侠小说。讲述的是剑仙李逍遥在凡间行侠仗义打坏人的故事,俗套简单又不失热血。少年看得倒也是有味,他享受着从窗口吹出来的风和扰乱的炊烟。这些都是生活的滋味,其实少年过得还是挺滋润的。
“要不去找一下他们吧,爷爷估计是和李叔下棋着了火不肯走了。霜雨那丫头也是一玩就不知道时间的性子。”等了一刻钟,少年合上书起身向门外走去,“顺便去挑一点水,家里没多少可以用的水了。”
可是不去倒还好,只是刚拉开那扇薄薄的木门,一个人就撞在少年的胸口上。而低头一看,那人竟是李叔——抓住少年的粗布衣裳,满脸写着有大事发生的李叔。
“小云子,小云子,呼……你在就好呀,你在就好呀。快去街上看看你爷和你妹,他们被轿子拦住了嘞!”李叔喘着粗气,他那身子骨要是再跑快点怕是要栽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