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边陲小城(下)
这块地方当算是小城内还算凉爽的地方,虽然没有勾栏酒楼那般华丽,但倒底是所有人员都会去的地方。空间很大,足够塞上几百人在里面活动。到处是排列整齐的砖台,木制的货架摆在砖台的后方,流动的人群将之填得满当。各种各样的味道则在空气中飘荡:苹果青菜、牛羊狗肉、大蒜花生……想得到的世俗味统都进入这一片来,将人们都鼻腔调弄得舒服,身心也不自觉得放松下来——至少少年是如此觉得。
踏着湿漉漉略带咸味的地板,将竹编的菜篮和笑容调整着妥当。少年从码头离开后换了身干净简洁的衣裳,他俨然是这一片菜市场内的老熟人,买菜时总有着几个面熟的摊主向他招手示意。少年也总是会回之一笑,或者是攀谈几句以获得几块袖口里的糖果。不过少年身上的钱不多,摊主推销产品他也是借口离开。他只是带了几块银钱,还是从钱庄里取出来的。
好歹满打满算也是足够,菜市场的东西毕竟便宜。少年溜达了半个菜市场,将三寸不烂之舌使用灵活。几块银钱的份量硬是买出五六块银钱的东西。他掂量菜篮的重量,一家三口的两天吃食全在里面,甚至还余下二枚铜钱被少年用来买了一串糖葫芦吃。他对于自己的砍价能力还是很自信的。
转折几条小巷,向着绿茵的深处走去,严热又笼罩在身体上让人燥热。少年倒是习惯了这份厚重,至少那皮肤已经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他又转折片刻,转进一片带着凉意的藤蔓小院。他脱下外套,顺带摘取一根清脆的黄瓜塞进嘴里,满身的疲惫都为这一份清爽而冲淡。推动门扉,那趴在木桌上的猫咪则叫唤一声,似是在抱怨奴隶的迟缓。
“大咪,怎么只是你在这里,我妹妹今天不是从学院里回来吗?还有爷爷呢?是又去找王叔叔下棋去了吗?”少年说道,将菜篮子放在坑坑洼洼的木桌上,“他就没有赢过李叔叔,真不死心啊!”
“喵呜。”大咪是只养得壮实的肥猫,它扭过头看了一眼少年又闭了下去。
“唉,真的出去玩了吗,怎么不晓得有没有煮饭……”少年坐在一方木凳上咕噜的喝水,他不懂猫咪的语言但也能将二人出门的缘由猜个大概,“大咪,我们怎么办?”
“喵呜……”少年说话时候将手伸向肥猫,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摸得它很是舒服,“喵呜……”
“要我自己做饭吗?可我做得不是很好吃,爷爷的手艺我一点也没有学到。”少年撸着猫有些失意,他从小在这片城区里滚爬会做得事情那还真不少。搬车、拉货、赶牛车、做家具甚至帮妹妹补扯坏的裙子也不在话下,可唯独这做饭是他比较大的鸡肋。
倒不是不会做,菜的咸淡色味大概能够做出来。可是少年做菜相较于爷爷还是差了很多。老头所做的菜不知多余调料都格外美味,比如做一道简单的焖鸡。去毛,去内脏,斩成小块放进砂锅里炖上少许,再加入盐来便别有一番风味。少年却把握不了火候大小,做出来是一样色泽,味道却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于少年的妹妹也比他强,妹妹下厨的次数不多,花样好歹算是漂亮。过年吃饺子也是这样,爷爷的饺子鲜嫩爽滑,妹妹的饺子小巧可爱。少年只能够按部就班的捏出了圆饼来,费了蛮劲才弄出几个“折”来号作“十八褶”。
这自然不怪少年,他自从五岁进这个家中来时,做饭的事情就不归他管。少年在家中的任务主要是赚钱:编竹条、做炮仗,捡零碎铜件等是他小时候所赚的余钱,不够开销但用来满足零嘴和小妹的新裙子和糖葫芦是足够的。大了一点儿有力气便做杂活,体力活补足开销——少年上过几年私塾,却因为实在不解“圣书”而劝退——而后来爷爷病重的时候就接过生活的重担来。妹妹的学费,老头的汤药钱,吃喝用度和大咪的小鱼干都变成了少年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于是乎每一枚铜钱都变得珍贵,每一粒米饭所带来的饱腹感,家中购置的物资也需要慎重考虑。这种生活倒也是累,每每枕席而睡总不太安稳。但好在那妹妹足够体贴,老头子也是个慈祥的人,从不使用暴力,不对他进行过言语攻击。家里再缺钱也不让少年做夜班,只怕累坏了身子骨。又因为老头年轻肯干活,上山打猎,下河摸鱼,这房价颇高的萨鲁城有一方自己的房舍,这还不够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