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123章-第2/4页





    就在同一天,田小苗也在参加排练。

    这是一年一度的文艺汇演,高校的一大盛事。外语系人才济济,本来轮不到田小苗这样不爱热闹的,可系里搞了一个大合唱,只要是女生都要上场。

    田小苗被拉到队伍中充数,成了合唱队的一员。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注1

    雄壮有力的歌曲,激荡人心。

    田小苗唱着歌,想起了后世。

    念大学那会儿,年年搞“元旦”晚会。最精彩的莫过于流行歌曲、时尚表演,而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革命歌曲联唱,师生们共同参与,轮唱,合唱,气势磅礴。

    而现在唱着同一首歌,感受着集体的力量。

    歌曲传唱,就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吧不管是学校还是工厂,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是嘹亮的歌声,欢乐的人海。

    物质虽然匮乏,可精神世界却很富足。

    在这个年代里,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士兵,都肩负着责任,担当着使命。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令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在嘹亮的歌声中,迎来了新年。

    一九六三年开始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上面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不远的将来,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注2

    看到这则消息,田小苗激动万分。

    长远的规划,美好的愿景,可实现起来却很不容易。

    西方搞经济封锁,苏联撤走了专家,东南沿海不太平,还有周边敌对势力虎视眈眈,随时都想上来撕咬几口。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突出重围,打破困局。

    沿着自主创新的路子,江南造船厂成功研制出了“万吨水压机”,一举进入世界前列。8个部门、21个省市协同会战,试制成功了火车车轮轮箍,改写了依赖进口的历史。还有兰新铁路全线通车,形成了贯穿东西的大动脉,为边疆建设和国防巩固了有力支持。注3

    而这一切,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咬紧牙关创造出来的。身处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悲情可言,唯有奋发图强。

    工业在发展,农业也在进步。

    就在这个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掀起了热潮。

    临水公社集中青壮劳动力,投入到了水库建设中。靠山村也派出了一支战队,参与其中。开凿石头、修理堤坝,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直到“春节”前夕,才歇工。

    田大旺一家回老家过年,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变化。

    道路修整了,平坦了不少。河沟里架起了水车,修了引水渠。田间地头打了机井,买了柴油发电机和抽水机,用来灌溉。拿田秋山的话说“蓄水储水,旱涝保收,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家里一切都好。库里有粮食,爹娘身体硬朗,没什么可担心的。

    在老家住了三天,田大旺一家就返程了。

    对孙梅英来说,家乡已经很遥远了。若不是有爹娘健在,没有一点想回来的意思。她想去探望江队长和余,可时间紧,不顺道,只好搁下了。

    五一和三子对老家很陌生。如果不是父亲经常提起,恐怕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田小苗呢,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回乡的机会越来越少,借着寒假回来看看,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