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计划的第三步留给全人类



  毫无疑问,屏障是一个先进文明留在太阳系的,而维持这个屏障的设备,很有可能就是那艘神秘的月球飞船。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一种推测。

  我同样无法确定的是,将屏障留在太阳系的文明,对人类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的目的。不过通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文明出于恶意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至于他们构建屏障的动机,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猜测,也许是某种针对人类文明的实验,也许是某种不经意间的恶作剧,一切都无从知晓。毕竟,对于尚未走出太阳系的人类文明来说,哪里有资格去窥探宇宙的普适性道德观和思维逻辑呢。

  还是说说我对这个屏障的分析吧。

  我之所以称呼它为因果屏障,是因为它的真实能力绝不是逆转飞船这么简单,那只是一种表象。

  屏障真正逆转的——是“离开太阳系”这个行为的因果关系。

  简单来讲,就是你想要离开太阳系,而你的所作所为也确实能导致自己成功离开太阳系,那便产生了离开太阳系的“因”。而只要有了这个“因”,一但接触屏障,它便会通过逆转飞船的方式,阻拦你离开太阳系,也就是破坏了你离开太阳系的“果”。最终,使“因”导致的结果,变成了返回太阳系内部。

  也就是说,屏障表面上是逆转了飞船,实际上是逆转了因果关系,让咱们得到了一个正好反向的结果。

  这就必然会引申出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人类和人类造物会受到因果屏障的影响,而宇宙中的自然造物——包括光线在内——都不会受到屏障的影响呢?

  那是因为,这个屏障只对“离开太阳系”这个“因”做出反应,其他的“因”并不能触发它的逆转功能,我推测,这便是它的初始设定。

  那么这种“离开太阳系”的“因”又是如何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太阳系范围内,只有人类可以创造这个“因”。

  我们知道,陨石于空间中穿行、恒星向外散射光线、流浪天体掠过太阳,这些自然现象每时每刻都上演着。但陨石、射线和天体的这些行为,虽然导致的“结果”同样是离开太阳系,可起因却是宇宙规则,而不是以离开太阳系为自身目的。

  在这些自然造物诞生的时候,宇宙并没有为它们赋予离开太阳系的“因”,它们的“因”仅仅是在宇宙中飞行和前进罢了。它们飞行和前进的“果”,也仅仅是到达下一个更远的位置。所以,这些自然造物没有离开太阳系的主观因果关系,它们是不会被屏障逆转的。

  而我们人类的行为则不同,我们有明确目的性。300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是为了离开太阳系而远航的,蜂鸟号无人飞船也是为探测和穿越屏障而发射的,上清号飞船同样也带有这个目的性。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力量足够大,将一块石块扔出第三宇宙速度,那么这石块最终也将被屏障逆转,因为它被扔出的“因”,是飞离太阳系。

  所以,不管飞船还是石头,想获得“离开太阳系的因”,就只能产生于人类的意识,它会携人类赋予的使命,触发屏障,并最终被逆转。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意识中为它们设定的最终目标不是离开太阳系,那么屏障就不会被触发。这一点,在我和武雯探索屏障时也得到了验证。

  你们都知道,我在探索屏障时制定了一个冒险的计划,也就是模仿旅行者1号的飞行方式进入屏障,看看能不能重现与旅行者1号相同的结果——在屏障中维持存在状态。但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逆转再次发生了。

  这次逆转后,飞船的姿态是船头冲着屏障,船尾冲着太阳的。为了尽快重返地球,我们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屏障的逆转特性为飞船调头。可当我们加速进入屏障后,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飞船没有被逆转,而是继续此前的轨道,向外太阳系飞去。

  这让我彻底陷入了混乱,但也于直觉中找到了一丝曙光。是武雯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心想事不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在那一刻,我们头脑里的想法都是“回到地球”,而不是穿过屏障离开太阳系。这相当于我们通过意识,为飞船设定了一个回到地球的“因”,所以才没有触发屏障的逆转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