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因果屏障
毫无疑问,那是一艘老式飞船,臃肿的外观、突出的雷达天线、以及比例失调的推进引擎,尽管探测设备传回的影像模糊不清,但特殊的造型说明了一切——那是一艘上清号飞船。更准确的说,是李前辰和武雯使用过的——上清10号飞船。
简单调查,真相便付出了水面,早在两年前,上清10号飞船被一名自称科研发展中心的工作人、以维修为理由,从港口堂而皇之的开走了,直到现在也未曾归还。至于其它九艘上清号,仍安静停靠在那个专为老旧飞船准备的简陋港口。
“当时为什么没有立即上报?”
元首办公室里,一名体型高大、军人打扮的中年男人目光严苛的注视着自己的下属。尽管他刻意压低了音量,仍透露出一种不容违逆的压迫感。
这便是人类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姜山。
姜山统帅曾是武超的搭档,多年来两人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执掌着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军事力量。直到武超因丧子之痛离开部队,姜山近些年一直是独挑大梁。
无论是何种场合,这名面容冷峻的威猛将军都是引人瞩目的存在——两米多的高大身躯,几乎将黑色半袖上衣撑爆的强壮肌肉,还有那即使放松状态也微微皱起的双眉。这些鲜明特征,都让军人的威严和压迫感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是和平年代的部队管理者,姜山却时刻保持着一名军人的血性,在他看来——令人畏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为人类文明战斗致死的机会。
现如今,他似乎看到了施展抱负的曙光。
听闻姜山统帅的质问,年轻下属的额头立时冒出冷汗,他强装镇定的回答道,“统帅,是……是这样的,10艘上清号飞船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船体损伤,当然也制定了相应的维修计划。但这些飞船本来就是为探索任务特制的,任务结束便失去了作用,也就失去了维修价值,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说要开去维修,只需要履行简单的手续,没有人会注意维修时间的长短。”
听了他颤颤巍巍的解释,姜山没有继续追问,转头向元首望去。
艾瑞斯沉默片刻,抖了抖手中厚重的报告说道,“这确实是一批被遗忘的飞船。报告我看过了,可以初步判断,那艘突破屏障的神秘飞船,就是上清10号。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驾驶这艘飞船的,就是它曾经的主人——李前辰。
我看过他的冬眠申请,计划中的冬眠时间是3年。而冬眠中心的现场记录却显示,实际上他仅仅沉睡了两个月。通过天眼系统,我们还原了事件经过,李前辰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飞船港口,以维修的理由、按照正规程序开走了上清10号。至于此后他是如何突破屏障的,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姜山插话道,“虽说是打着维修的幌子开走了飞船,可众所周知,所有民用及军用飞船都安装了定位和通讯模块,实时与地面控制中心交换着握手数据。如果李前辰驾驶飞船展开远航,地面控制中心没有理由发现不了。凭他一己之力,我不相信他有能力对飞船的核心程序做出调整!”
面对姜山的疑问,高明毅院长同元首交换了一个眼神,面色沉重的说道,“你说的没错,李前辰确实没有改动核心程序的能力,但上清10号也的确关闭了一切信息交换功能。”
“我说老高,你是在开玩笑吗?这怎么可能,难道他是用锤子砸的?”
“事实上,他什么也没做!”
“什么也没做?你把我说糊涂了,我不相信飞船上的几十个隐藏模块会同时失效!”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飞船的核心程序,是由地面控制中心亲自改动的。”
看他一脸茫然,高明毅也不再避讳,将控制中心是如何远程修改的核心程序;上清10号如何变成一艘独立飞船;以及李前辰进入屏障的完整经历——从头到尾如实告知了姜山统帅。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就解释的通了。”姜山恍然大悟的说着,“毕竟,宇宙空间太过广袤,就算把雷达、望远镜和探测卫星都算上,也覆盖不了多大面积。他只需要选择一条特殊航线、再用途经的行星和卫星做遮挡掩护,成功避开探测视野,绝非难事。不得不说,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