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忆往昔初识斗诗文-第3/4页
苏雨霖本不爱与人理论,但此话实在令她心生嗔怒,便对邵靖华道:“我不知道邵主编说的是哪个‘流’,我看真正有才华的人未必想要‘入’的。”苏雨霖心中暗暗道:这人怎么如此傲慢。
“我也看了几章,写得还不错,只是现在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存亡,谁还看一千年前的情情爱爱。”晗如评论道。
“写情爱,能写到这样悲怆深刻的,也不多。”苏雨霖不以为然。
“不过这个书评确实不太适合明诚报,我们没必要为《时报》的连载做宣传是不是?”肖晗如笑道,
“这我倒是没想到。”苏雨霖点了点头。
“你如果想写这些什么悲怆深刻的爱情,我劝你最好不要在明诚报社工作,这里可能没有你发挥的地方。”邵靖华冷冷道。
苏雨霖没有多言,情绪十分低落。从那一刻起,直到下班,她没有与任何人交流,一直在看《明诚日报》之前的文章,希望能找到一些“灵感”,可她怎么都静不下心来,心中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早知道要面对这样刻薄无礼的人,还不如无忧无虑地待在家里。但细一想,这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大不了也就是一个“忍”字。毕竟,她也不想一直做个无所事事的闺中少女。
结束了第一日在报社的工作,苏雨霖略带疲惫地回到家,刚喝了口茶,还没顾上休息,父亲就走到她身边,关心道:“第一天去报社,还顺利吗?我听说那位邵主编可不好相处。”
“他对我的文章不太满意。”苏雨霖语气失落。
“哟,我女儿受委屈啦?”苏继宗笑道,“做的不开心就不要做了,我就说嘛,女孩子家没必要出去抛头露面。”
“我可以的!我一定会让他对我刮目相看。”苏雨霖倔强地说。
“你可别把心思都放在写文章上,要与他交个朋友。关系熟络了,他自然不会为难你。”苏继宗道。
“我才不稀罕跟他交朋友呢!”苏雨霖心中对这位邵主编颇为抵触。
“霖儿,你如今既然出去工作了,就要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不看个性,要看用不用得上。你不是一直很佩服你文轩哥哥么?他一个码头工人出身,也能与那些文化人成为朋友。你多学学。”
“文轩哥哥特别尊重文人,但文人相轻。”苏雨霖猜想父亲可能听不懂,便解释道:“就是说,文人之间常常相互看不起。”
苏继宗是白手起家的船商,读书甚少,但长袖善舞。不少国货、洋货都是通过苏家的货船运输至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前些年,次子苏逸铭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这么多棉纺、瓷器的客户,何不做一做百货生意,苏继宗很支持,可惜苏逸铭还没来得及做就染上急病,几个月后就走了。后来这件事就落到了长子苏逸凡的身上,由文轩辅助他,文轩既是苏继宗的助手亦是爱徒,二人在上海重新开辟一片天地。近年来,经济不景气,昌荣百货尝试对部分产品采用“寄销”的方式,不压货,不占用资金,卖出后才与生产厂分润。百货生意算是成功,只是没想到,船运竞争日益激烈,实业又不景气,加之苏家斥巨资建造豪华客船“昌荣号”,整个昌荣已然徘徊在危机边缘……
此时的苏雨霖尚不清楚家中的状况,也未能明白父亲让她去报社究竟意欲何为,只是一心想向邵靖华证明自己。
晚餐后,苏雨霖在书房随意翻着书,却有些心不在焉。
“大小姐,我去给你倒杯茶吧。”贴身丫鬟小慧道。
“小慧,你记得邵靖华吗?”苏雨霖问。
小慧茫然地摇了摇头。
“我今天遇见一个人,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个名字我也觉得很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苏雨霖轻声重复着那个名字——邵靖华。
“是不是参加过同乐会?”小慧问。
“不会,父亲第一次办同乐会是两年前,两年内认识的人怎么会不记得。应该是很多年前见过。”
“那……老爷有没有什么朋友姓邵?”小慧尝试着帮苏雨霖回忆。
苏雨霖忽然想了起来——“邵靖华!实业部邵司长的儿子。你还记不记得六七年前,我写过一首《浪淘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