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窃诗的事能叫盗吗?



  前世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李愔曾经读过这么一片文章,内容就不详细讲了,水的太明显了。

  李愔表示:本殿下是个老实人,从不水字数。

  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文人生活在明朝和清朝,不会写诗没关系,只要我文章写得好,那我就是十里八乡的大才子。

  不是我吹,多少大姑娘小媳妇对着我流口水,晚上都……嘿嘿,河蟹大神在上,不能说。

  但我如果生活在唐朝,我说我不会写诗,别人立刻会亲切的呸我一口唾沫:

  “呸,你也配叫文人?”

  …………

  所以在大唐,会写诗,那是文人们的基本技能,你要是不会写诗,那最多就是个三流文人,和同僚吃饭都没你位置。

  比如:“我们大家都写诗,就你不会,这说明你根本不配和我们一起吃饭。”

  妥妥的职场霸凌啊,不会写诗的文人都得哭晕在厕所了。

  但你以为就这样完了?完不了,大唐文人甚至就连写文章记录事情,也爱用诗歌来记录。

  比如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明明是某段羞涩的不伦之恋,某个姓白的大唐文人愣是把用诗歌写成千古名句:

  什么“芙蓉帐暖度**,从此君王不早朝”;

  什么“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听起来没毛病,读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你用白话文把它翻译翻译?

  呸,你这个姓白的大文豪,竟也如此不要脸,放在古代,妥妥的小皇叔啊。

  李愔义正言辞的表示:像我这般正人君子,迟早会被你教坏了。

  况且,文人算什么?大唐的名将、猛将、悍将,哪个不会写诗?想想看:

  你骑战马穿着甲,带着兵哼着歌,一路嚣张的追杀敌寇,最后血染千里,取敌将首级;伏尸百万,功成名就,马上封侯……

  这时候,此情此景,你不拽上几句诗,如何配得上你的赫赫战功?如何让天下百姓记住你的威名?

  就连被誉为“大唐战神”的李靖,妥妥的武将之首,那也时常会写上几首《舞剑诗》。

  所以在大唐,你不会写诗,当个武将都会被别人耻笑。

  可如果武将们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又怕被耻笑,怎么办???

  借用某位名人的话来说:“窃诗,读书人的事,能叫盗窃吗?那叫借鉴,借鉴,况且我花了钱的。”

  此时,李愔就陷入了“借鉴门”的风波中。

  事情还得从今天早上说起,日上三竿,李愔揉着惺忪的睡眼,接过杨榆递过来的毛巾,一遍打着哈欠擦脸,一遍嘴碎的谴责着:

  “老榆,你知不知道,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本殿下每天都要坚持早睡晚起,很辛苦的。

  只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长高个……”

  “是、是、是”,杨榆连连点头,笑的特别的谄媚。

  “所以说,你叫本殿下起床,就是打扰充足的睡眠,会影响身高发育”李愔闭着眼睛,碎碎念叨。

  “本殿下个子矮了,就会自卑;自卑后,就找不到老婆;

  找不到老婆,就没有孩子,嘶~”

  李愔说着说着,自己都倒吸一口凉气,好缜密的思维,“没有老婆,那我岂不是断子绝孙了?老榆你这个王八蛋。”

  “老奴,老奴”,李愔的话直接吓得杨榆一屁股坐到地上,张着嘴,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唉,算了算了,看把你吓得”,杨榆从小照顾了李愔六年,比李愔亲妈还亲。

  看到杨榆这么个反映,李愔瞬间也没了逗他的兴趣,弯腰就要把老榆扶起。

  可谁料,杨榆竟一把抱住李愔的大腿,嚎啕大哭:

  “老奴,对不起殿下呀,殿下你放心,哪怕拼了这条命,老奴也一定把全长安城的女人都叫来,

  让殿下您挑一个满意的,不,十个,再生一百个小殿下。”

  刚开始,听到杨榆的前半段话,李愔还是很开心的,真是忠心耿耿的好部下啊。

  可听到生一百个儿子,李愔当场就脸黑了。去你的,当本殿下是种猪啊,李愔气的一脚将杨榆踢开。

  “少在这装嚎,你这老货,赶紧备马车,本殿下要去丈母娘,看我的小未婚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