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1章:幸福的烦恼,外来人口分流之策-第2/4页
韩琦提出了他与三司官员商量后的计策。
现在,朝廷众臣都明白一个道理。
在向官家汇报问题时,要么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要么让官家做选择,不能让官家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桉。
赵顼皱起了眉头。
韩琦所言,确实是解决汴京人口的一个好办法。
如今,汴京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并且还会涨。
如果朝廷再加速让汴京的房价翻倍,那房屋租金、粮食、生活用品等都会跟着增长。
汴京的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
于是乎,就能将一大批靠着赚小钱补贴家用的穷苦百姓撵到乡下去。
而朝廷各个州府若如此效彷,也能解决人口拥挤的问题。
但是,赵顼却不喜欢这种解决方式。
因为到那时,地皮房产一旦成为硬通货,便会有更多的富人开始囤积房产盈利,而朝廷税收的大户就变成了房产。
这样以来,其实对商业贸易的发展是有害的。
只会导致百姓们看起来兜里有钱,但是乡下的孩子要想到城里念书,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将难上加难。
最后会造成一个不可逆的结果: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对一个统治者来讲,这不是好事情。
阶级一旦产生对立,那距离百姓造反也就不远了。
赵顼思考了片刻,道:“增加房价,这个建议,朕再考虑考虑。”
紧接着。
赵顼看向二人,道:“韩相、苏子由,你们即刻去让户部调查两个数据。其一,调查汴京城最近三年的外地人口,分别来自何处?最多的是哪个地方?其二,单独调查一下寿州、百姓外出的数量,无论是经商还是务工,都算在里面。”
“臣遵命。”
二人都有些疑惑,不知官家调查这种数据为何用,但见官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二人便只能告退了。
垂拱殿外。
韩琦与苏辙一前一后走在殿外的石板路上。
韩琦道:“与老夫所料的差不多,官家仁慈,尤为重视百姓,增加汴京房价,无疑会让一部分跑到汴京经商的百姓再次回家举起锄头,官家还是不忍啊!”
‘可……可……如果不这样做,汴京城人口过多,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呀!”苏辙有些焦急地说道。
韩琦捋了一把胡子,笑着说道:“这一点,官家比谁都清楚,老夫估计,官家没准儿能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们现在就去户部!”
这三年,汴京城涌入了多少外地人口,户部都有记录,调查起来并不费事。
而寿州作为大宋第一个开启改革的地方,知州蔡京自然也存有记录,写一封信便能问出来。
……
翌日午后,秋日灿烂。
赵顼缓步走在汴京城的街头。
街道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叫卖声。
这时,赵顼看到一个卖书籍的摊贩,不由得笑着走了过去。
“摊主,最近生意如何呀?”赵顼拿起一本书翻阅起来。
“哈哈,这位公子,这里可是汴京城,天子脚下,你没听说那句话吗?汴京城内要饭的,都比乡下拥有二十亩地的地主老财有钱!这里,到处都是钱,有本事的挣大钱,没本事的挣小钱!老头子我挣个小钱,够湖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